【佛经故事】业报追随永不亡
1)【佛经故事】业报追随永不亡
每一个宗教都是保佑人们的安全,也在期待着每一个人都能有好的前途,能够过好幸福的一生,那么在佛教文化中,就有很多佛经故事,看完之后能够学到很多生活上的道理,接下来这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你怎样的道理。
从前有一只野干(野狗),性饕餮,不务正业,每天不是偷吃东西,便是到处闲逛。有一天,当牠跑到一个村庄去觅食时,因为找不到食物,肚子饿了,眼睛也花了,把一家染店当作厨房…冲进室中准备偷吃,不料掉落在蓝色染盆中,一时爬不起来。染主看牠可怜,把牠拉起来,扔在地上…因为感觉身上的毛都湿透,就在地上打滚,看见自己身上染的是不乾净的水之后,便跑到河边冲洗身体。
那只野干洗过澡之后,身毛光泽似天蓝色,便生贡高骄慢心,并前往国外居住。这时,众野干看见牠毛色异于寻常(通常野干身毛都是白色),于是都好奇地问说:「你是谁?」。
蓝色野干自我介绍说:「我是上帝的使臣,承蒙天上封我作百兽之王。」。
其他的野干心里想:这只怪物,身是野干,但毛色却又与我们不同,实在不解。然而一些谄谀愚痴的禽兽却争相供养,恭敬围绕。是时众野干就提这件事情通报狮子,狮子立刻禀奏大狮子王说:「启奏大王!有许多野干传来消息,说现在有一只怪物来我们的山中,牠自称是百兽之王,请大王详察。」。
狮子王便派使者去查探是否属实。使者看见有一只蓝色野干乘在大白象之上,威风凛凛,周围有许多禽兽围绕着,就像侍奉兽王一样。使者回去之后,把所见所闻禀告狮王。大狮子王听了深感疑惑,便立刻率军众同往蓝色野干住处。远远地便看见那只野干王坐在大白象上,而众兽围绕,虎豹等猛兽在一旁恭敬侍奉,看来令人羡慕!
许多野干只好远离,但心里很懊恼。于是派了几只野干去找蓝色野干的妈妈,并把牠的近况告诉牠的妈妈说:「你的儿子很伟大,牠现在已当了百兽之王,每天坐在大象上,旁边有狮子、虎、豹等猛兽侍奉牠。」。
牠的妈妈听了大为恐慌,心里想:「啊!这样我的儿子一定会被杀死。」马上写了一封信告诉牠的儿子说:「我在山谷中不愁饮食,生活无忧无虑。你自己要谨慎,千万不要出声叫,这样才能保住生命。」。
这些野干回来告诉同类说:「牠是野干,不是什麽兽王,我在山中亲自看见牠的母亲。」
这时有一只野干想出一个妙计说:「让我试试看。」牠便到蓝色野干处嗥叫。当时野干群中有一个通则,就是如果听到一声野干的叫声,一鸣即众野干都要跟着嗥叫,如果不叫,身毛便会自然脱落。
这时,蓝色野干在象背上自忖:我若不嗥叫,毛便会掉落,如果爬下象背而作声叫,必会被牠们揭穿而被杀;我现在宁可在象背上作声叫…想了之后,便出声嗥叫。象一听就知道牠是野干,于是用鼻子卷起牠,并且把牠摔在地上踏死。
2)佛经故事:一次微不足道的救助
小时候的我们都有着许多的善心,当看到他人过着凄惨的日子时总是不自觉想要帮助却无能为力。可当我们长大后能够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的心却已经没有当初那么纯真。
那么,本期佛经故事带你了解一次微不足道的救助。
还想了解》》佛经小故事:福报的转变
一次微不足道的救助,这是一件真实的小事。
那是在广州东站的候车的时候,一位穿着极不讲究的少妇突然跑到我身边,说自己从湖南来的,准备在广州打工。不想老乡没找着,钱和东西让人给偷了。希望我“借”她几十块钱买车票回去。
现在社会上骗子太多了。你根本分不清哪种人是骗子,哪种人是需要帮助的。但凭直觉,这个女人不像撒谎。为了防止被骗,我还没答应直接给她钱,宁愿排队帮她买一张去株洲的火车票。给她票后,她非要我掏出级和笔记下我的联系地址。临走前,我把自己进站时买的包方便面也给了她。女人接过面,泪水滚滚而下。
一回南昌,我已将这事给忘了。一个星期后,却意外地收到从湖南一个农村寄来的一张汇款单和一封长达五六页的感谢信。信内还夹寄了一张三口之家的全家福。
信是我曾帮助过的那个女人寄来的,字虽然歪歪扭扭,大部分内容还是能看明白。她说她向我开口借钱之前,已在火车站转悠了两天,那两天里没一个人相信她并借给她一分钱。还有几个居心叵测的男人厚颜无耻要带她去开房。她说如果不是遇到我,现在也许沦为娼妓或乞丐了。
最后这句话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原来,一次微不足道的救助,竟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既然这样,我有何理由不伸一伸这双微不足道的手而挽救一个人呢?哪怕是被骗一次!
3)佛经故事:佛陀对难陀的开示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为自己所遇到的疑惑纠结不已,这时候其实就需要他人的帮助和解惑了,而在佛教中就非常多这样的例子,佛教的哲学是非常的具有道理的,想要明白其中的智慧,也是需要自己去动脑思考的,本期佛经故事为你解说。
难陀是舍卫国城里一位富翁的独生子,富翁拥有无数的财产。难陀聪颖绝伦的智慧,躺在床上听人讲解经书,就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非常怠惰不振,喜欢赖在床上睡觉,别说下床走走,就算起身坐一会儿也不肯。
富翁看着儿子这麽善解经论的道理,便邀请外道六师如富兰那这些人来家里教导难陀。在一顿丰盛美味的宴席之后,富翁便对富兰那等人说明自己唯一的儿子的情形,希望他们能调教这位生性怠惰的儿子;于是,几位外道师就随着富翁一起来到难陀的房间,没想到难陀躺在床上理都不理。富翁看着儿子这麽不受教,苦恼地以手托住双颊,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候是释迦牟尼佛化导众生的时代,佛陀经常不分昼夜观察众生,只要发现有苦难的众生,便慈悲前往为其宣说佛法,使能心开意解,远离烦恼与痛苦。此时佛陀遥见富翁正为孩子忧愁不已,便和比丘们一起来到富翁的家里。说也奇怪,难陀一见到佛陀,便立刻起身为佛陀铺设坐具,并至诚恭敬地顶礼佛陀。于是,佛陀为难陀开示种种法要,并且呵责他赖床、贪睡,又怠惰不振的种种过失。因为难陀非常尊敬、相信佛陀,因此对自己过去的恶习深深自责,并生起惭愧忏悔的心。
最后,佛陀赠予难陀一根檀杖,并且告诉他:“你今后如果能够勤奋,那麽你只要稍稍用心扣打这檀杖,它便会发出美妙的乐声,乐声结束后便能看见地底下所埋藏的一切宝物。”难陀听了佛陀的话,立刻试着扣击这根檀杖,果然听见了美妙的乐声,也看到了地底下所埋藏的宝物,欢喜得不得了,便在心里想着:“我现在不过是稍微努力一下,竟然能获得这麽多好处,如果以后更勤劳,一定会获得无上的大利益。”
从这刻起,难陀一改赖床好睡的个性,他甚至邀约众人一起去大海采集宝物,每次都平平安安地满载而归。更以种种饮食供养佛陀及诸比丘。佛陀因而再度为难陀宣说种种佛法的道理,难陀听得法喜充满、心开意解,立即五体投地礼拜佛陀,并且发大誓愿:“愿以此供养善根功德,作未来世迷愚痴暗众生之眼目;无归依者,为作归依;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无解脱者,令得解脱;无安隐者,令得安隐;未涅盘者,令证涅盘。”难陀发完弘愿后,佛陀听了微微一笑,口中并放出五色祥光。
这时随侍在侧的阿难尊者看见佛陀微笑,恭敬请问:“如来尊贵庄重,一向不随意笑,现在是什麽因缘让佛陀微笑呢?”佛陀问阿难:“你可有看见懒惰的难陀入海采集宝物、满载而归,还以饮食供养佛及众僧?”阿难回答:“是的,看见了。”佛陀继续说:“难陀再经过三阿僧只劫的未来世中,就能成佛,佛号精进力,将会度化无量的众生,我因此微笑啊!”在座的僧众听闻佛陀此番开示,都明了精进的重要性,个个欢喜,依教奉行。
4)【佛经故事】佛家说的五福德是什么
真正的佛经故事,是佛教文化的源头,而在佛教文化中,有很多并不是普通人能够真正意义上去理解的,所以想要了解佛教,就的先懂得佛经那么,在佛教故事中,佛家说的五福德是什么,你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贤者说法因何得长寿?因前世说法时,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其义备悉,归家无为;好杀之人闻法,即止不杀,以是故得长寿。
「说法之人因何得大富,饶财多宝?因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其义备悉,归家无为;盗窃之人,闻经即止不盗,便能慷慨施与,以是故得大富。
「说法之人因何端正无比?因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其义备悉,归家无为;令闻法者心平气和,颜色愉快,自生光泽,以是故得端正。
「说法之人因何名誉远闻?因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其义备悉,归家无为,令闻法者敬佛、敬法、敬比丘僧,以是故得名闻。
「说法之人因何得聪明智慧?因前世说法,上中下语,其义备悉,归家无为,令闻法者澈悟妙谛,以是故得聪明智慧。
「是贤者夙生畅宣大法,得机得教。以此因缘,分别得此五种福果也。」诸比丘众,闻佛说已,作礼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