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 佛学 >你不知道的毛南族宗教信仰

你不知道的毛南族宗教信仰

更新时间: 2023-10-20 20:38:05

Ⅰ 你不知道的毛南族宗教信仰

毛南族是广西独有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少,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在宗教信仰上,毛南族是一个多教信仰的民族,这些宗教信仰渗透到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毛南族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现在就随小编来了解下毛南族文化及其宗教信仰吧。

毛南族信仰多神多教。明末之前,以信奉原始宗教为主。清初,正一派道教传入毛南族聚居区,开始几种宗教同时流行。以后,道教在同毛南族文化,尤其是原始宗教、文化及其他民间信仰的合流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形成以敬神跳神(还愿)为主的所谓“武教”,以打斋送终为主的所谓“文教”,以及由两班人马合作的水陆道场。掌管敬神法事者,毛南人称为“博套”,即师公;掌管送终法事者叫“先生”,即道士。第三种是专司驱鬼招神的巫师,称为“匠暮”,其余是降神法童、风水先生、鬼谷先生(兼占卜等)。

前三种,他们各有一套经书,如师公有唱本诵词(巫语);道士有《开路歌》、《挽歌》及佛经;巫师有巫语集。师公的诵词多为长短句,歌词有三、四、五、六、七字句,极少数不等的长短句。道士的唱词有五言句并七言句,经书的句式则长短不一。这些唱词、经书和巫语有相当一部分属韵文,讲究格律,同毛南族的民歌民谣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的形式、唱曲为群众喜闻乐听。其书写文字,大部分用汉字直书,一部分用假借字。

诵唱时,师公与巫师多用广西宜州市德胜乡汉语方言,兼用毛南语和壮语;道士用广西柳州普通话,唱词用毛南话。近百万字的唱词、经文及巫语,不只含有大量的宗教资料,传统的韵文与散文作品,而且保存了许多民俗、历史并语言文字方面的材料,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1941年,基督教开始在一些乡村建立教堂或传教点,至今先后有200余名教徒,活动不甚正常。另外有极少数人于阴历每月的初一、十五日焚香跪拜观音菩萨。

Ⅱ 雅俗共赏:毛南族分龙节文化的作用

分龙节是毛南族的重要祭祀节日之一,在这一天的祭祀内容,不论是祈雨、唱戏拜龙王或者龙舟赛,都是民间的一种龙文化信仰,是一种心理寄托。那么,毛南族的分龙节文化对他们来说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毛南族文化中了解。

毛南族分龙节作用:

龙是毛南族的民族图腾,龙的形象、龙的影响在毛南族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在。分龙节是龙的最大节日,又叫五月庙节,它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祭祀龙的传统大节。传说是“龙”是管雨水的,“龙日”前后祭拜它,是求其均匀降雨以获得好收成。

从自然规律来说,人们由分龙节这一天的天气情况,可以知道当地夏季的气候规律,比如,分龙这天,雨从西南方而来,则接下来的一段时季降雨云只有从西南来,当地才会有雨,其他方位的降雨云一般是不会往当地移动的。

普遍来说,作为一个与龙有关的节日,是个适合请戏班子唱戏拜龙王的日子。还有些地方在这日同端午一样也要赛龙舟。又因有小龙离大龙之传说,似隐含独立门户的寓意,对想要独立、自创门户的年轻人来说名头不错。

有些地方,故俗分龙这天,有老者敲罗通知大家“分龙了”,是日家家不能挑粪尿。分龙节忌挑大小便和簸箕出门,以免旱灾。

毛南族分龙节简介:

每到分龙节,毛南山乡千山百弄,村村寨寨,每家每户都喜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折回竹桠柳枝插在中堂神龛上,把五色米饭捏成小粒团,粘在枝叶之间,预祝五谷丰登,硕果累累。

分龙节期间,毛南人男女老幼穿上盛装,年轻媳妇节日回娘家与父母团聚。他们采集金黄花、枫叶蒸煮五色糯饭;于田间以五色糯饭、粉蒸肉祭神农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于村头三界庙杀牛敬祭传说中毛南人饲养菜牛的创始者三界公爷,祈祝人畜安康;还用“发多”(一种大如扇面的树叶)包起五色饭和粉蒸肉,走亲访友,庆贺节日。分龙节也是毛南族青年男女聚会的日子,活动内容有上坳口、坡脚对歌等。

Ⅲ 民族特色:毛南族迎客歌歌词

毛南族,一个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的山地民族,更是一个十分热情好客的民族。毛南族的歌舞文化十分丰富,关于迎接客人的到更有一首《迎客歌》来表达。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毛南族文化中看看《迎客歌》的歌词吧。

环江毛南族《迎客歌》

作词:蒋志雨

作曲:践明

配器:赵东周

领唱:唐振高

毛南山乡景色新(咧)

欢迎嘉宾常光临(那个)常光临

友好往来日日旺(咧)

互惠互利是真金(呀咧)

是真金(咧)

柳柳郎咧咧郎柳啊

嘟柳打嘟柳也呀也呀也

也柳郎咧咧郎柳

我举金杯敬嘉宾(咧)

盛大盛满情谊盛真情(哪)盛真情

山乡变富不忘友(咧)

一杯美酒一颗心(呀咧)

一颗心(咧)

柳柳郎咧咧郎柳啊

嘟柳打嘟柳也呀也呀也

也柳郎咧咧郎柳

标签:知道毛南族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