糌粑的来历
糌粑是我国藏族人民的主食。它甜美可口,营养丰富。糌粑源于如下传说:公元7世纪,藏王经常带兵打仗。但雪山连绵,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军队给养十分困难。为此,藏王日夜忧虑。一天晚上,在天的格萨尔王给藏王投了一梦:何不将青稞炒熟磨成麦,既便于携带又易于贮藏。藏王醒来,恍然大悟,立即命令部下烧锅磨麦,筹集军粮。青稞炒麦飘香,其加工方法很快传遍了雪山草地。
糌粑像炒面,但不是炒面,是由一种炒熟的青稞粒磨制而成。糌粑,藏语音译,意为“炒面”。藏族民间传统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将青稞晒干炒熟后,经过水磨加工即成糌粑。根据口味,磨成粗细不等,也可去麸皮磨成精制糌粑。糌粑又分青稞糌粑,豌豆糌粑和混合糌粑几种。以青稞精糌粑为上品,一般是过节或招待客人食用。糌粑的食用方法,先将少许酥油茶倒入碗内,再加些酥油、细奶渣和白糖,最后将糌粑盛入碗里,随即用左手拿碗,右手在碗里不断的来回抓拌,拌匀后捏成小团即可食用。糌粑具有营养丰富、携带方便等特点,是生活在高原藏族人民的一种最方便的食品。出远门时,只要怀揣木碗或糌粑口袋,带上糌粑、酥油和干奶渣等,无论走到哪里,不用生火煮饭,仅以清水代茶,就能吃上一顿香甜可口的糌粑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