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维吾尔族音乐文化
维吾尔族文化是由多个地区交汇融合而成。维吾尔族音乐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同样受到古代回纥音乐的影响,并与汉族音乐、印度音乐、波斯和阿拉伯音乐经过长期交流,渐渐形成现代维吾尔族音乐文化。
人们常说新疆人“会说话便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能歌善舞是他们的天赋,也是外人艳羡不已的才华。同时,新疆又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它融汇了多民族的歌舞语汇和民族风味,这是其它歌舞所不具备的。
新疆音乐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享盛名。它继承了古代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疏勒乐和于阗乐的艺术传统,保留着浓厚的民族特色。由于地域的分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民间音乐都融注了本地生活的乳汁,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几个音乐色彩区:即南疆色彩区,东疆色彩区和刀郎色彩区。
南疆色彩区范围较广,内容、形式又因地而异。例如,和田民歌古朴短小,富有乡土气息:喀什民歌节奏复杂,调式丰富;库车民歌热烈活泼,具有鲜明的可舞性,隐隐透露着古龟兹乐舞的乐声舞姿的遗风。东疆色彩区包括哈密、吐鲁番等地,民间歌曲在结构、调式等方面,都同汉族、蒙古族的民间歌曲有许多近似之处。
刀郎色彩区的民歌风格粗犷,保留着古代从事游牧的刀郎人所喜爱的牧歌情调。此外,在伊犁地区,二百余年来由南疆、东疆大量迁来的维吾尔族,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这里多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带有伊犁地方色彩的维尔民间音乐。歌曲结构完整,规模较大,曲调悠长,情绪深沉,不少歌曲有着叙咏性的特点。
维吾尔族民间歌曲内容广泛,数量众多。从内容及其功能来划分,有爱情歌曲、劳动歌曲、历史歌曲及习俗性歌曲4种。其中以爱情歌曲和习俗性歌曲数量最多,渗透到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
民歌的歌词多数不固定,往往选择能套用歌曲曲调的民谣,每段唱词由2句或4句正词及若干衬词组成。衬词有短有长,起着加强语气,渲染气氛,深化词意,或点明中心内容,展开、扩充音乐主题的作用。唱词多采用比、兴等手法,寓意深刻。
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经常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麦西来甫”。麦西来甫一词为聚会之意,是维吾尔族传统的群众性民间文娱活动形式。维吾尔族的歌舞音乐,主要有:赛乃姆,其音乐由多首歌舞曲联缀而成,热情奔放,明朗欢快。萨玛,用铁鼓与唢呐伴奏,音乐刚健有力。纳孜尔库姆,其音乐急促跳荡。来派尔,音乐轻快活泼。
维吾尔族的民间说唱形式主要有“达斯坦”、“库夏克”、“埃提西希”等多种。达斯坦是一种有唱、奏、说的叙事套曲形式。库夏克为民间弹唱音乐,边弹边唱,歌词多是一些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谣体组诗。埃提西希意为说唱。常由1、2人边说边唱些带有嘲讽性的小故事,有的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形式活泼,表演生动,曲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