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璎珞是什么,它的来历
《红楼梦》里一开头写贾宝玉出场时,就戴着只“金螭璎珞圈”,璎珞上自然是挂着他的寄名锁和“通灵宝玉”,薛宝钗也有一个金璎珞圈,所缀金锁上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吉谶。那这个璎珞是什么呢?本期民族文化为你介绍。
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由世间众宝所成,寓意为“无量光明”。据《佛所行赞》卷一所载,释迦牟尼当太子时,就是“璎珞庄严身”。另外,璎珞还有美玉的意思。
本意
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唐代时,被爱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项饰。它形制比较大,在项饰中最显华贵。
“璎珞”的制作材料,《维摩诘经讲经文》中有“整百宝之头冠,动八珍之璎珞”;《妙法莲华经》记载用“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即珍珠)、玫瑰七宝(七宝的解释有多种版本)合成众华璎珞”,可见璎珞应由世间众宝所成,寓意为“无量光明”。另外,璎珞还有美玉的意思。
经文记载
《法华经普门品》曰:“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
《法华经信解品》曰:“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
《观无量寿经》曰:“诸璎珞中盛蒲桃浆。”
《玄应音义》一曰:“吉由罗应云枳由逻,此云璎珞。”
《地藏菩萨本愿经》曰:“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华、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
相关文献
《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其王者着法服,加璎珞,如佛像之饰。”
康有为《乙未出都作》诗:“竟将璎珞亲贫子,故入泥犁救重囚。”
徐迟《直薄峨眉金顶记》:“金身,披红袈裟,胸前佩红璎珞。”
《红楼梦》里一开头写宝玉出场时,就都戴着只“金螭璎珞圈”,璎珞上自然是挂着他的寄名锁和“通灵宝玉”,宝钗也有一个金璎珞圈,所缀金锁上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吉谶,可有三生石前的旧因缘恒于宝玉心间,金玉良缘到底还是成了“美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