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亭桥的传说,充满神话色彩
五亭桥被称为是中国最美的桥,也是历史上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瘦西湖内,瘦西湖是过节5A级景区。所以这就成了扬州市的地标建筑。五亭桥又叫莲花桥。本期扬州文化,带你了解充满神话色彩的五亭桥。
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好象是瘦西湖的一根腰带,桥上共有五座琉璃攒尖的方亭子,是一座奇特的石桥。五座亭,中间一亭最高,周围四亭对称拱立,衬托着主亭,状如莲花。这桥别出心裁,将亭和桥融为了一体。
五亭桥的桥基为矩形大青石叠砌,桥身是拱券形,由三种不同的券顶联合,桥下共有十五个桥洞,中间一洞最大,洞洞相通,每当晴空月满之夜,在瘦西湖畔看五亭桥下,每个桥洞中各衔一月,一共可以看到十五个月亮倒挂湖中,金色荡漾,相互争辉,不可捉摸,极富诗情画意。
因此,每到中秋,扬州人都要争着到五亭桥边看这一月亮奇观。清人黄惺庵有诗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这桥自然就成了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了,也是我国古代交通桥同观赏桥结合的典范。
五亭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虽几经历史变迁,至今仍保存完好。五亭桥是扬州两淮盐运使和盐商为了迎乾隆帝南巡,特地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因为这里的地原名原来叫莲花埂,建的桥又状如莲花,故名莲花桥。五亭桥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制作极为考究。周围桥柱都做成狮的形状,雕凿精巧,栩栩如生。翘着的亭角上各悬铜铃,微风吹来,叮当作响。
在扬州,民间流传着一个白蟒护桥的传说。据说:在清朝时候,有人见过一条大白蟒,盘旋在白塔上,将头伸到五亭桥下饮水,老人都说这是神龙。日久天长,时过境迁,人们就渐渐把这件事淡忘了。有一次,一个外地人来扬州瘦西湖游览,他见到了五亭桥上精美的筒瓦,被迷住了,就对扬州的一个盐商说:“听说五亭桥上的瓦可以消灾降福、护佑万事吉祥啊。”
盐商听了暗喜,悄悄记在心头,在一个夜深人静、月朗风平的晚上,盐商带着几个家人携长梯,去五亭桥盗瓦。他架好了梯子,亲自爬上去,正欲动手取瓦时,突然狂风四起,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盐商摔倒在地,长梯也被卷走了,家人被风刮得团团乱转,拚命抱住桥栏杆,连连磕头作揖,求老天饶命。
这时一条大白蟒忽然从天而降,蟒身盘在白塔上,张牙舞爪,把头伸到五亭桥下戏水。白蟒那眼睛如铜铃般大小,目光直逼着盐商,盐商吓得瘫在地上,直打哆嗦。事后,一传十,十传百,扬州城老幼皆知有白蟒护着五亭桥,再也没有人敢动五亭桥上的一砖一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