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华西村的传奇故事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是轻轻松松的,只有在付出等量的努力之后才能够收获等量的果实。华西村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发展成现在的样子经历了什么?
那么,本期了解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华西村的传奇故事。
1978年的冬天,北京的每一个清晨都给人寒冷的感觉。新华社记者在新闻稿中写道:“灰白的太阳终于费力地钻出薄雾,把它那毫无热气的光线投射到这个巨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拥挤的楼房、狭窄的棋盘式街道和蠕动的密集人群中。”
这年11月24日晚上,在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的一间破草屋里,18户衣衫老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昏暗的煤油灯。一个个神情紧张地在一份契约上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这个夜晚和这份“包干制”契约被当作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载入了史册。不过,当时最为中国最高层政治家属意的村子,是与小岗村一省之隔的江苏华西村。
先行一步,秘密致富。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一位50岁的中年人坐在会场中聚精会神地翻阅着手中的文件,时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当他听到邓**同志呼吁“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没有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
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时,立时会心一笑,忍不住鼓起掌来。这位中年人叫吴仁宝,时任江苏省江阴县党委书记、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从28岁开始当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他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干到76岁,创纪录的48年,把华西村打造成了“天下第一村”。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10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农民热爱这样的社会主义》为题对华西村给以高规格报道,同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华西的经验说明了什么》。这是华西村第二次被《人民日报》报道。1975年,华西村曾被《人民日报》树立为“农业学大寨”典型。
而这一次登上头版头条,则从此被赋予了全新的样板意义。而吴仁宝隐藏多年的秘密,也终于有机会得见天日。当时的吴仁宝,不仅是中共十一大代表、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书记,还有一个“秘密身份”:一家地下运转近10年的村办五金厂的领导者。
对吴仁宝来说,这个“秘密身份”显然更具吸引力,以至于当1980年上级想调吴仁宝担任苏州地区农工部部长时,吴仁宝却请求组织让他回到华西村。1969年,已经当了近14年华西村书记的吴仁宝在高调“学大寨”的同时,秘密抽调20名村民创建了一家小五金厂。在“阶级斗争为纲”、“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月,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冒险的,这个五金厂也成了村里的最高机密。
“原来我们在60年代的时候讲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我们抓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嘴上要喊,具体不要去做。发展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我们是抓全面发展。实践下来,单靠农业富不起来的,要富起来,我们农民,特别是我们人多地少的地方更要搞其它行业”,吴仁宝说,“上面不准搞怎么办?我们办的小五金厂,我们保密,对外不讲。
领导来怎么办?领导来我们有数的。因为上面的领导也不统一,有的领导说要搞经济,有的领导说要抓阶级斗争。上面要抓阶级斗争的领导来了,我就不给他看了。看什么?把职工带到外面去,铲草皮,积河泥,搞得轰轰烈烈。上面的领导一看他非常高兴,他走了。我们把工人再叫回来,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要加班加点。
所以我们这样搞的,过去我们工作一天要15个小时,现在来说8小时还有双休日,那时不同的。”正是这种当时不受保护、偷偷摸摸的五金作坊,成了日后燎原中国的乡镇集体企业的胚胎。1978年,华西村的家底已经有100万元固定资产,100万元银行存款,成为名副其实富甲一方的“百万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