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年西调的由来及其发源
永年西调是流行于我国河北地区的一种汉族戏曲剧种,名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是我国民间戏曲宝库中的珍宝。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永年西调的历史,了解它的由来与发展。
永年西调原系流入河北的山西上党梆子。旧称泽州府(今山西晋城)调,在永年还称“三搭板”(因该剧种多演出袍带戏,舞台多设一搭板而得名)。1956年2月,剧团登记时,由着名剧作家赵树理先生提议正式命名为“西调”,取“调自西来”之意。
根据近代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考证,西调剧种的初始源头和发展演变的轨迹是比较清楚的。根据学界研究,西调的创始人应为田书德,他是山西晋城望城头村人。晋城古称“泽州”,是上党梆子的发源地。田书德原在家乡的三义班唱枣腔、泽州调(即今上党梆子),是个有名的男旦角演员,艺名“大闺女”。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闹大灾荒,当地艺人流离失所,无法生计。河北肥乡县申营村的申老永是个行戏的大管主,他在山西经商,邀请田书德、张魁所在的“三义班”二十多名艺人来河北唱戏,称为泽州调或枣腔,很受欢迎。后来,田书德办起科班,设科授徒,先后授徒传艺四十多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西调演艺人才。
在田书德、张魁等艺人长期的传艺、演出过程中,该剧种不断受到冀南特别是永年一带的口音、方言特色及河北地方剧种的影响,又常与河北比较流行的京剧同台演出,学习交流,又与河北梆子、平调、乱弹、丝弦和其它民间音乐和表演不断借鉴、融合,其韵白由晋音向京韵、京白靠拢,形成了带有永年特色的中州韵白。
在表演方面,永年西调改变了原来粗野呆板的动作,吸收了京戏和河北梆子等大戏的表演程式,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逐渐形成了西调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到清宣统年间时,冀南一带已有十余个西调剧社,成为西调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解放前,西周剧种由于兵荒马乱,已濒于灭绝的境地,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方针指导下,西调艺术才获得新生,成立了“群友”、“进步”两个剧团,1955年两团合并为“永年县西调剧团”。才使西调艺术重新走向艺术的春天。
西调的传统剧目共一百多出,均由上党梆子承袭而来,其中梆子腔剧目有六十多出,如《小过山》、《罗章跪楼》等;簧腔剧目有《探阴山》、《空城计》等三十多出;昆腔剧目有《封相》、《赐福》等;罗腔剧目有《打面缸》、《上坟》、《顶砖》等;卷戏剧目已失传。
2008年6月永年西调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名西调表演艺术家张海臣老先生为该遗产传承人。近二百年来,永年西调在这片土地上繁荣和辉煌着,但如今,文化多样性的冲击,市场的萎缩,设备的落后,戏价的低迷,演出环境的恶劣等等,都成为西调艺术眼下最大的威胁,急需人们对其进行保护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