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腔的别称及其名字由来的历史探究
茂腔,是山东省的传统戏剧剧种,被誉为“胶东之花”。在茂腔的发展历史中,它有很多名字,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变化,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关于茂腔名字的历史探究吧。
茂腔是流行于山东省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传统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茂腔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活跃在山东省东部的青岛、烟台、日照、潍坊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市,被誉为“胶东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名称,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早期茂腔的唱词完全口语化唱腔单纯易学,伴奏乐器简单,易被市民、农民所接受。
茂腔的名字是解放后定下的,它过去一直被叫作肘鼓子;但细究起来,这个叫法却又不甚准确。肘鼓子,因其演唱时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得名。
据专家考证,肘鼓子是山东地区和苏北一带地方戏的一个总称。这些地方戏原本同属于花鼓秧歌的范畴,后来因为溶进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语言、民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等新元素,而形成各自的表达方式和唱腔,于是也便有了各自的名称。
同是肘鼓子戏,在苏北、鲁南一带叫海冒子,在滕州一带叫锣鼓铳子,在淄博一带叫五音戏,在胶州一带则被称作本肘鼓,叫肘鼓子,只是一个笼统的叫法。据记载,在清代中叶,在诸城、胶州、高密一带曾流传着一种叫作“老拐调”的小调,这应是茂腔戏最原始的唱腔。
在以后的发展中,茂腔又吸收了苏北一带“海冒子”女声唱腔下句句尾音翻高8度的特点,使唱腔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尾音突然翻高8度的唱腔,曾被时人戏称作“冒调”,于是原名叫肘鼓子或本肘鼓的茂腔又被称作“冒肘鼓”或“冒腔鼓”。
上世纪30年代后期,胶州一带的肘鼓子艺人流落到青岛市区。他们在第三公园、小鲍岛一带演出,因演出剧目故事生动,语言诙谐,唱词又浅显易懂,所以很受欢迎。
1950年,党和人民政府将部分肘鼓艺人组织起来,并先后成立了光明茂腔剧团和金光茂腔剧团,肘鼓子从此也被正式定名为茂腔。“茂”为“冒肘鼓”之“冒”的谐音,去其“冒调”之意,取其声情并茂之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