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负盛名的台湾小吃文化
宝岛台湾这是一个美丽的岛屿,当地土生土长的客家人热情好客,加上随着历史推进不断移民过来的人们,台湾的文化具有了多元性,而台湾的同胞们似乎对小吃有着不解之缘,人们喜欢吃,更喜欢研究吃,为小吃文化大全作出突出的贡献。
有人说,对于台湾人而言,吃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尤其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饮食文化更加多元化。不仅各地的中华菜肴在此发扬光大,更汇集来自全球各地的精致饮食,包括美、欧、亚热带地区、地中海等世界美食,都可以在台湾吃到。
两岸同源,在小吃上也可以找到踪迹。台湾很多传统小吃的根源都在福建,可以说是“源在海西,流在海东”,在台湾的一些史料上均有明确记载。台湾菜是闽菜的自然延伸,吸收了潮州菜、日本菜的元素,也接收了欧美系菜风的影响,但仍保留了闽菜朴素清淡、以海鲜为主的特色。
相传郑成功为驱赶荷兰人领军来到台南时,因军饷不够便派人寻找当地食材充实军粮。在海边,郑成功看见一位妇人担着大筐的海蛎,于是上前打听,得知当地盛产海蛎,便让士兵收购了一些回来。士兵望着大堆的海蛎犯了难,不知道该怎么做成菜。郑成功不慌不忙,让士兵拿来一些剩下的地瓜粉,和蛎做成了蚵仔煎,而蚵仔煎也因此留在了台湾。
说起台湾小吃,很多人马上就联想到“度小月”担仔面。一点不错,它几乎是台南最有名的一道小吃。可为什么叫“度小月”呢?原来90多年前,一位漳州籍洪姓渔人移民府城,靠打鱼为生。每年从清明到中秋,是打鱼的淡季,当地叫“小月”。为养家糊口,度过“小月”,洪姓渔人就卖起面来,因此得名。
担仔面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肉臊。早期,老板挑着碗筷与锅仔到处叫卖,买者半蹲式地坐在小凳上食用。如今,卖者仍用一个小炉烧着木炭来煮肉臊,再加上一只味道鲜美的虾,虽然就小小一碗,但风味独特,回味无穷。
棺材板一开始不称棺材板,而为鸡肝板。据说在三四十年前,台湾有一位姓许的师傅,他品尝了一种“鸡肝板”的点心后,觉得口味很特别,于是回家研究改良,终于制成了一种令他更加满意的点心。但如何给这种点心取个新的名字呢?他想来想去没想出来。有一天,他忽然发现新的点心怎么看怎么像棺材,于是就决定命名为“棺材板”。
包子、馒头、烧饼、油条这些台湾人原本没在吃的东西,就是因为外省人的移入才开始出现在台湾社会。现在台湾社会上有所谓“眷村口味”“眷村菜”,常常都把它当作怀旧料理来操作。眷村菜其实也不是多高明精致的菜,它是指那个年代眷村里的居民,这些老兵在思乡情绪之下,利用台湾本地的食材凑合着,想办法做出家乡口味的食物。
在大陆打出高知名度的“永和豆浆”也是一样,与台北市一桥之隔的永和,一向是许多外省籍人士或退伍老兵选择定居之所。约在20世纪50年代,一群大陆北方人士搬来永和,为了谋生便卖起了豆浆,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开始辛勤工作,磨豆浆、煮豆浆。
一开始,台湾本省人不太能接受豆浆这种东西,就跟现在外地人到北京都觉得豆汁味道恶心一样,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经营惨淡。现在,“永和豆浆”在大陆有较高的知名度,当年的退伍老兵,或许也会比较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