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特产之一:火腿的历史
金华火腿又称火朣,浙江金华汉族传统名产之一。具有俏丽的外形,鲜艳的肉,独特的芳香,悦人的风味,即色、香、味、形,“四绝”而著称于世。从古至今与不少文豪结下不解之缘。如今金华火腿已畅销国内外。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金华文化中饮食文化吧。
名称来源
相传在八百年以前,宋朝皇帝想重新修建锦绣一般的天府之国,早早就选择了一个好日子,下旨要文武百官都来朝廷共谋国计,并带一样山珍海味来朗贡。
圣旨下去后,在朝的文武百官立刻派人分奔四处,跋山涉水去采集珍味佳品。到了那天,有的带来天上美鸟;有的带来海中怪鱼;也有的带来山谷奇兽、田野名菜……
当时,有一位在朝将军宗泽,是义乌人。他为办这佳品,曾千里迢迢赶回家乡。那天正是中秋节,乡人都请宗泽尝家乡百姓常年喜食的佳品——咸猪腿肉做的粽子。宗泽一尝,觉得里面的咸猪腿肉色、香、味俱全,便选了几只最好的咸猪腿带去京都,献给皇上。皇帝和文武官员尝到咸猪腿肉,赞口不绝。
宗泽为纪念家乡名产,就请大家给这咸猪腿肉取个名字。于是,文武百官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都说咸猪腿的肉有它独特的味道,色泽鲜红如火,叫它“火腿”吧!
从此,一传十,十传百,“火腿”的名声越来越大,销路愈来愈广,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赞誉。
实话实说,盛产火腿的有金华、东阳、义乌、浦江、永康等县,当时,因这些县都属于旧金华府,因此,就通称为“金华火腿”。
历史与现状
金华火腿是金华市最负盛名的传统名产,金华火腿皮色黄亮、形似琵琶、肉色红润、香气浓郁、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素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于世,在国际上享有声誉。据史料考证,金华火腿始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悠久历史,是我国各类火腿的鼻祖,民间传说,火腿名称的来历,与宋代抗金名将宗泽有关,南宋时,金华火腿就被列为贡品。当时东阳、义乌、兰溪、浦江、永康、金华等地农家,腌制火腿成风,因均属金华府管辖,故统称金华火腿。
到了清代,金华火腿已外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各地。1913年,荣获南洋劝业会奖状;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优质一等奖;1929年在杭州西湖商品博览会上又获商品质量特别奖,成了风靡世界的肉食。建国后,金华火腿曾多次被评为地方和全国优质产品,1981年更荣膺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1985年蝉联国家优质食品金质奖章。1988年金华火腿切片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中国火腿之乡”称号。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金华火腿生产发展较快,年产量达三、四百万只,质量越来越好,金华火腿不仅国内消费量越来越大,而且年出口量已达二、三千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文化魅力
驰名中外的金华火腿,历来是朝廷贡品,宴席珍馐,家庭美肴,馈赠佳品。据史料考证发现,金华火腿堪称是历史悠久之中国传统名食。关于饮食文化另阐火腿美食天地栏目叙述,这里着重讲述历代文豪与金华火腿。历代文豪与金华火腿也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如李渔、吴敬梓、曹雪芹、泰戈尔、鲁迅、陈望道、郁达夫、梁实秋、徐铸成等。
读了《红楼梦》会觉得作家曹雪芹是位精于烹调的美食家,书中提到的火腿菜多达十几种,不少还描述得活灵活现,犹如作者在亲手献艺,“火腿炖肘子”,金华人叫“金银蹄膀”,文火慢炖,香飘四邻,引得寺庙罗汉也闻香跳墙而来,就又有“罗汉跳墙”的美称。第87回中写到的“火肉白菜汤”以火腿提鲜添彩,给病后的林黛玉开胃振食欲,十分恰到好处。曹雪芹若不娴熟火腿性味,又岂能以空想猎奇。
金华火腿独有的奇香、异色、美味和如同古乐器琵琶似的妙形,倾倒了历代文人,增添了他们艺术生活的斑澜色彩,而经他们巨笔的点化,又使火腿文化增添了更为诱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