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为什么送巧克力
2月14日,是传说中的西方情人节,很多情侣在这一天互赠鲜花和巧克力,表达彼此的爱意,过了这么多年的情人节,你知道这个节日的真正来历吗?2月14日,在咱们中国叫做“情人节”,但在西方国家却不叫“Lover’s Day”而叫“St.Valentine’s Day”,翻译成中文就是“圣瓦伦丁节”,为什么叫这个称呼,这就得从他的起源故事说起了。相传在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三世纪危机”,国家内部非常混乱,称帝者甚多,同时与外战争不断,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为了让更多男人走向战场,断却他们的牵挂,其中一个皇帝颁布了一条法令,废除所有的婚姻,这违背人性的法令让当时的情侣们陷入了恐慌。这个时候就要主角登场了,那时候宗教国家的婚礼是在教堂举行的,需要得到神的认可和祝福。当时有个叫做瓦伦丁的神父认为爱情是神圣的,不能受法令的约束,于是他继续为相爱的情侣举行婚礼。瓦伦丁神父公然违背法令,最终被群众揭发,皇帝大怒,将他监禁了起来,并施以酷刑。然而他并不承认自己有错,最终在270年2月14这天被送上了绞刑架,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这一天称为“圣瓦伦丁节”。除了这个说法之外,情人节还有另外一个传说。这个传说的主人公当然也叫瓦伦丁,但他不是神父,而是教徒。早期基督教因为与罗马帝国贵族的利益相冲突,所以基督教徒受到了罗马帝国的多次迫害。这个叫瓦伦丁的教徒为了掩护同伴被捕入狱。在监狱中,他治好了典狱长女儿失明已久的眼睛,两个人在接触中也互相产生了爱意。后来随着冲突的加深,贵族阶级决定在2月14日这天处死被捕的基督教徒。在死刑执行前,瓦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很长的一封告别情书,情深意切极为感人。后来因为教会的努力,罗马当局取消了反教政策,将基督教奉为国教。基督教为了纪念这位为了教会奉献生命的教徒以及他可歌可泣的爱情,便把2月14日定为“圣瓦伦丁节”,愿人们都能拥有这种至死不渝的爱情。
总之不管怎么说,这个节日肯定还是为了纪念爱情,那这个节日又是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最早进入中国应该是在19世纪末期,西方的经济技术开始腾飞,去往西方学习的人越来越多,随着思想的西化浪潮,一部分年轻人开始赶时髦过“洋节日”,圣瓦伦丁节这么一个浪漫的节日自然也成了他们比较热衷的节日。情人节真正被大众接受而且普及,应该是在20世纪末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多,随着对西方文化了解的不断深入,这些西方节日再一次成为了年轻人的时尚之选。其实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很多西方的节日的普及,离不开商家背后的推动。他们为了迎合年轻人过洋节的需要,大肆渲染这些西方节日,制造消费热点。到了2月14这一天,各个商家就摆满了鲜花,营造浪漫的氛围;12月25日就摆上圣诞树,挂上小星星,带上圣诞帽。一些本来并不怎么出名的节日随着商家的炒作也逐渐被人们熟知,迅速的普及开来。
商家为了庆祝可以给这些节日赋予很多的形式和意义,就包括送巧克力这件事。你有没有想过巧克力和情人节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也确实没什么逻辑上的关系,而且最早在情人节送巧克力的也不是西方国家,而是我们东边的日本。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一个情人节,有一家巧克力店打出了一则广告,首次将巧克力和情人节联系在了一起,推销巧克力做情人节礼物,不过这个广告并没有产生太过深远的影响。到了五六十年代,日本国内的形式比较稳定了,情人节送巧克力的广告再次占据了日本的宣传栏。久而久之,情人节和巧克力在人们心中就产生了必要的关联,情人节送巧克力就成了一个传统。到了现在有很多人仍然非常抵触过外国的节日,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入侵,上次写圣诞节,底下一片评论不过洋节,有的干脆都骂起来了,多大仇这是。近些年西方节日的影响确实越来越大,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也不如以前高了。但说到底,西方的节日对我们来讲也就是图个热闹,相对传统节日中家的概念和形式的庄重,这些节日更像是给年轻人生活的一个调味品,它是跳脱家庭之外的一种个人狂欢。既然商家已经提供了娱乐的氛围,何不趁此浪漫一回呢?最后,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情人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