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设计铠甲很少设计全身铠
铠甲很少设计全身铠是为了减轻铠甲重量,使铠甲结构比较轻巧,外形更加美观。
铠甲指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中国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称为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出现用铁制造的铠,皮质的仍称甲;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
中国古代铠甲,由于材料、保存上的问题,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大部分只能根据史籍和出土的零碎来推测研究。中国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点,连接铠甲的麻绳或皮条就会腐烂,造成保存不易。而欧洲铠甲除了本身材料特点易于保存外,还因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传下来的也不少,再加上如今盔甲成为高档装饰品,更加深了现代西方人对盔甲的兴趣。锁子甲在中国古代又称"环锁铠"。一般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不同文明地方制作材料不同。由西域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先帝赐臣铠表》。经过当时中国制甲大师的改良,就有《晋书吕光载记》描述此类铠甲中的最高品"铠如环锁,射不可入”。唐代盛行,并将此甲列为13种甲制之一,西藏地区使用最为广泛,明代和清代还仍有沿用,明中后期军队大批量装备锁子甲和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