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寒露有什么象征意义
导语:秋分之后,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呢?相信很多人已经从字面上来理解它,即认为是寒冷的露水的意思。这样来理解其实也算对,但并不全面。很对节气除了字面上意思之外,还有更深的含义。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寒露有什么象征意义。
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气温比白露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而称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日带寒意,故名“寒露”。
在广东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变凉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可见,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人们,开始用“寒”字来表达自己对天气的感受了。
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寒露过后气候情况
气温下降快
气温下降快是寒露节气的特点。
一场秋雨一场凉,每次秋风、秋雨过后,温度都会下降8℃、10℃。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天气也变得更加干燥。
寒露是深秋的节气,到了寒露大雁飞往温暖的南方,菊花盛放,相比一个月之前的“白露”,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
气候差异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大多时候是两个样子,寒露节气时我国不同地域气候也都不一样。
1、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
2、海南更高,在25℃以上,还没有走出夏季。
3、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间。
4、东北南部、华北、黄淮在8-16℃之间。
5、西北的部分地区、东北中北部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
6、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区平均温度甚至在0℃以下了。
寒流频繁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猖獗,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枫红杏黄,一派深秋景象。10℃的等温线,已南移到秦岭淮河一线,长城以北则普遍降到0℃以下,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时可见初霜。
进入寒露节气后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频率和强度都会加大,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到10℃是常见的事。
降水少、雷暴消
1、华北地区寒露节气份降水量一般只有白露节气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2、寒露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