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 天气资讯 >数据告诉你:今夏我国旱涝并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数据告诉你:今夏我国旱涝并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更新时间: 2021-09-04 09:27:45

2021年夏季(主汛期,6-8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的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气温总体偏高,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偏少。

今年夏季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全国平均降水量略偏多,但空间分布差异大。2021年夏季,全国平均降水量334.1毫米,较常年同期(325.2毫米)偏多2.7%,主要多雨区出现在我国北方。

                    数据告诉你:今夏我国旱涝并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1

1961-2021年夏季全国平均降水量历年变化(毫米)

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地区西部、华北东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东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及内蒙古中东部、新疆西部、台湾等地降水量偏多2成至1倍,河南北部、新疆西部等地偏多1~2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江南南部、华南大部及黑龙江东部、山西西部、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新疆中部和东南部等地偏少2~8成,局地偏少8成以上。

                    数据告诉你:今夏我国旱涝并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2

2021年夏季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图(%)

台湾降水量为197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河南、浙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北京为第三多;宁夏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海河和淮河流域降水量明显偏多,珠江流域明显偏少

从各大流域来看,海河流域(503.6毫米)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1.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淮河流域(612.3毫米)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4.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多;辽河流域(421.4毫米)、松花江流域(377.9毫米)和长江流域(555.5毫米)分别偏多10.1%、9.5%和7.2%,其中,受前期降水偏多影响,黑龙江、嫩江流域水位上涨迅速,6月21日,我国主要江河首次发生编号洪水—“嫩江2021年第1号洪水”。

珠江流域(560.7毫米)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2.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少;黄河流域(247.6毫米)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

气温总体偏高

全国平均气温21.7℃,较常年同期(20.9℃)偏高0.8℃。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黑龙江东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甘肃大部、宁夏大部、云南北部、广西东北部、湖南南部等地偏高1~2℃。广西、宁夏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湖南为次高。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甘肃、宁夏、陕西、四川、海南、云南等地共30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其中云南云龙(42.6℃,6月4日)、内蒙古吉兰太(41.9℃,7月9日)和乌海(41.5℃,7月9日)等50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数据告诉你:今夏我国旱涝并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3

1961-2021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历年变化(℃)

                    数据告诉你:今夏我国旱涝并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4

2021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

今年我国雨季进程有啥特点?

2021年,亚洲夏季风系统爆发时间总体偏晚,南海夏季风总体偏强,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在盛夏阶段明显偏强。受其影响,我国东部雨季进程呈现阶段性和转折性变化特征,南方雨季开始时间偏晚、强度弱,北方雨季开始偏早、强度偏强。其中,华南前汛期降水开始偏晚、强度弱;梅雨期降水开始总体偏早,前期降水有明显的间歇期、强度偏弱,后期偏强;西南雨季开始偏晚;华北雨季开始早,强度明显偏强;华西秋雨开始偏早。

雨季特征如下:

华南前汛期

华南前汛期于4月26日开始,较常年(4月6日)偏晚20天;7月2日结束,较常年(7月6日)偏早4天;雨量494.6毫米,较常年(718.2毫米)偏少31.1%。

梅雨

江南地区6月9日入梅,入梅时间接近常年(6月8日);7月5日出梅,较常年(7月8日)偏早3天;雨量287.9毫米,较常年(365.4毫米)偏少21.2%。

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10日入梅,较常年(6月14日)偏早4天;7月11日出梅,较常年(7月13日)偏早2天;雨量259.4毫米,较常年(281.0毫米)偏少7.7%。

江淮地区于6月13日入梅,较常年(6月21日)偏早8天;7月11日出梅,较常年(7月15日)偏早4天;雨量227.0毫米,较常年(264.4毫米)偏少14.1%。

华北雨季

华北雨季于7月12日开始,较常年(7月18日)偏早6天;预计于9月初结束,较常年(8月18日)明显偏晚。截止到9月1日的雨量为251.9毫米,较常年(135.7毫米)偏多86%。

西南雨季

西南雨季于6月5日开始,较常年(5月26日)偏晚10天。

华西秋雨

华西秋雨于8月23日开始,较常年(8月31日)偏早。

今年夏季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影响

15次区域暴雨过程影响我国

华北、黄淮、江汉等地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夏季,全国共发生区域暴雨过程15次,较常年同期(20.7次)偏少5.7次;其中6月27日至7月7日、7月15-22日和7月24-30日的区域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达到“高”等级。

                    数据告诉你:今夏我国旱涝并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5

2021年夏季我国出现1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及影响面积

6月27日至7月7日的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强,南方大部地区过程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西等地超过200毫米,局地超过300毫米,广西资源有532毫米。受强降雨影响,部分中小河流出现超警水位,四川、湖北、安徽、贵州、江西、云南、福建等地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7月15-22日,华北中部和南部、黄淮西部和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超过100毫米,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和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超过250毫米。河南郑州等51站、河北平山等16站、山东无棣等2站、山西平顺站出现极端连续降水事件。河南郑州等26站(郑州站:851毫米)、山东无棣等2站、山西平顺站累计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郑州1小时最大雨强达201.9毫米,创造了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纪录。这次极端暴雨导致郑州、鹤壁、新乡、安阳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

                    数据告诉你:今夏我国旱涝并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6

2021年7月15-22日全国降水量分布图(毫米)

7月24-30日,华北东部、黄淮中东部、江淮大部、江南东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超过50毫米,河北东部、北京东部、天津、山东中东部、安徽北部和东部、江苏大部、上海、浙江中北部的降水量有100~250毫米,江苏中部、上海、浙江东部降水量超过250毫米。江苏泗阳等7站日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河南济源等13站、江苏泗阳等2站、上海金山等2站、浙江绍兴等3站连续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

7次阶段性高温天气影响我国

夏季,全国平均高温日数有9.1天,较常年同期(6.9天)偏多2.2天。黄淮中西部、江南中南部、华南、西北地区东部和西南部等地高温日数偏多3~5天,黄淮西部、江南西南部、华南大部偏多达5~10天,华南中部和南部及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等地超过10天。

                    数据告诉你:今夏我国旱涝并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7

2021年夏季全国高温日数距平分布图(天)

我国中东部出现7次阶段性区域高温天气过程

7月3-18日,江南、华南、新疆等地出现持续高温,浙江大部、福建大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东南部、广东北部和西部高温日数普遍有9~12天,其中部分地区有12~15天,日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5℃,其中日最高气温平均值超过40℃的有新疆吐鲁番(42.9℃)、托克逊(41.7℃),甘肃、内蒙古、宁夏等三省(区)的7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高温突破历史极值。

7月20日至8月9日,新疆东部持续高温,南方高温区西移至广西、湖南、江西、广东西北部、四川东部及重庆等地,上述地区持续高温日数多在12天以上,部分地区超过15天,全国有39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高温记录突破历史极值。

南北方气象干旱并发,区域性、阶段性明显

夏季,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区域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

西南地区东部初夏气象干旱明显

6月,上述地区气象干旱维持,6月7日,云南北部、四川南部和西部、贵州西北部等地中等及以上气象干旱面积达最大为37.1万平方公里。7月,西南地区东部气象干旱减缓,7月28日,仅局地存在中等及以上气象干旱。8月以来,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再次露头、发展到解除,8月8日,上述地区中等及以上气象干旱面积发展到最大为30.8万平方公里,之后气象干旱开始缓解并解除。

                    数据告诉你:今夏我国旱涝并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8

2021年6月1日至8月31日云黔川渝气象干旱面积变化

华南地区气象干旱阶段性变化明显

夏季,华南总体为温高雨少,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7月31日,华南大部中等及以上气象干旱面积达最大为23.1万平方公里。

8月,华南地区气象干旱阶段发展;月初,华南东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局地存在重度气象干旱。8月上中旬,华南地区有明显降水过程,受降水影响,华南地区气象干旱得到缓解。8月16日,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面积最小仅为2.1万平方公里。8月16日以来,华南地区降水量较少,广西气象干旱再次露头并发展。

截至8月31日,在广西东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局地存在重度气象干旱。

                    数据告诉你:今夏我国旱涝并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9

2021年6月1日至8月31日粤桂琼气象干旱面积变化

西北地区气象干旱盛夏最重

5月下旬开始,西北地区气象干旱呈持续或发展态势。

7月30日,新疆北部、宁夏南部、陕西北部等地中等及以上干旱面积达最大为45.6万平方公里;

8月初,宁夏南部、陕西北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8月14日,甘肃南部、宁夏、陕西中部和北部等地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面积达最大33.1万平方公里。8月18-19日,西北地区东部出现明显降水过程,气象干旱有所缓和,尤其重旱和特旱面积有所减少。

截至8月31日,在甘肃南部、宁夏大部、陕西北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局地存在重度气象干旱。

                    数据告诉你:今夏我国旱涝并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10

2021年6月1日至8月31日西北地区气象干旱面积变化

今夏台风登陆个数偏少 初台登陆时间偏晚

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12个台风生成,其中3个台风登陆我国(2106号台风烟花,2107号台风查帕卡,2109号台风卢碧):生成个数较常年同期(11.2个)略偏多,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4.6个)偏少1.6个。

第7号台风 “查帕卡”7月20日登陆,是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较常年初台登陆时间(6月17日)偏晚一个多月。

第6号台风“烟花”分别于7月25日和26日在浙江舟山和平湖登陆,成为1949年以来首个在浙江省内两次登陆的台风,登陆后北上,先后给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天津、辽宁等省(市)带来强风雨影响,该台风具有移动速度慢、陆上滞留时间长(为1949年以来最长)、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第9号台风“卢碧”8月5日在广东汕头登陆,给东南沿海各省带来丰沛降水,使得华南地区的气象干旱得到有效缓和。

标签:数据告诉今夏我国旱涝并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