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指的是哪个节日 七月半要干什么
导语:进入农历七月之后,我国很多地方的人们会比较谨慎,因为农历七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间段。其中,农历七月人们经常会提到“七月半”,那么,七月半指的是哪个节日呢?七月半在民间其实值得是鬼节,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会特别注意。具体七月半要干什么?一起来了解。
七月半指的是哪个节日
七月半
中元节。“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被称为“中元节”,该叫法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七月半要干什么?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
烧纸
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吃鸭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也有说法是“鸭”就是“压”,是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这说法有点牵强,因为很多地方“鸭”与“压”不同音。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
七月半真的有鬼出来吗?
中元节
中元节在民间说法中是一个鬼门关打开百鬼出行、鬼魂会回到阳间与亲人团聚的节日,但是至于有没有鬼魂说不清楚,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不过中元节有着不少的禁忌就不要以身涉险,需要注意的禁忌还是遵循一点比较好。
中元节是鬼节,这天黑天的时候老人么就会不让小孩、孕妇出门因为这天地狱大门打开,鬼都出来了,因为小孩、孕妇抵抗力差还有就是女人属阴,所以怕鬼上身不易出门。七月十四的晚上子夜的时候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间是鬼最有多的时候他们会成千上万的从阴间上来。其实这些都是民间的一种传言,慢慢的人们都相信了,就是迷信,迷信信则有不信则无,主要是为了让后代祭奠死去的人,并没有什么鬼出来。
七月半文明祭祀:
中元节
1、网络祭祀
网络祭祀,就是在网站上为死去的亲友建立一个网络墓园,每逢清明节、中元节,亲友在祭奠网页上点击鼠标为亲友献花、上香、点烛、献贡品、点歌等。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以及文明祭奠方式的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网上祭祀。只要登录活动网站,就可向死去的亲友敬献鲜花、写下感言,表达缅怀之情。有中国祭奠网、中国祭祀网、祭拜网、思念网等众多的网络祭祀平台,操作方面,使用灵活,不污染环境。
2、用新型祭祀品
可用鲜花、电子香烛等替换蜡烛、纸钱。不管是清明节还是中元节,祭祀的目的都是抒发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缅怀先人,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可使用新型祭祀物品开展祭祀。一方面既遵循民俗通过节日祭奠了先人,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资源、维护了环境,杜绝了火患,低碳环保,爱护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