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低压和台风区别 热带低压和台风的关系
导语:热带低压指的是最大风速小于17米/秒的热带气旋。而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因此热带低压和台风是有关系的。每年台风来临季节,海洋上热带低压的生成也是影响着今年的台风能否生成。那么热带低压和台风有什么区别?热带低压和台风的关系是?以下是小编的介绍。
台风天气
热带低压和台风区别 热带低压和台风的关系
我们把“热带低压”中心附近的风速超过17米的风称为“台风”。因此,台风也是热带低压的一种。热带低压也叫“热带气旋”。
热带低压有几种,除了形成台风的南洋海域热带低压外,还有形成飓风的墨西哥湾热带低压和形成旋风的印度洋热带低压。但无论哪一种热带低压,都是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含有大量水蒸气的上升气旋。
热带低压是气压值相等各点的连线即等压线,看不到锋面的低气压。台风从台湾附近海面向东北方向移动,在夏秋季节里常在日本沿岸登陆,变成“温带气压”。由于北方的空气比南方的空气冷,所以,台风一进入温带地区,等压线的形状就往外侧倾斜,“温带气压”就变成了有锋面的低气压了。
台风来了
同为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仅仅因为“产地”一个在西太平洋,一个在东太平洋和大西洋,就获得了不同的命名——这是人们谈及台风源地时常常提起的趣闻。不过,台风家族的内部也并非千篇一律,依据诞生地的不同,它们随之展现出独特的个性。
台风生成有很多不可或缺的条件,例如足够高的海温、潮湿的空气、天气扰动,以及一个距离赤道远近适宜的位置。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台风的“故乡”集中在西北太平洋广阔的低纬洋面上。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南海中北部、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和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三个主要源地,每个地点台风出生的日期都有所不同。
南海台风:小个头的邻居
在距离我国最近的南海中北部,台风通常在每年的6月至9月生成最多。1月至4月,南海中北部较为宁静,很少有台风发生;进入5月后,台风逐渐增多;过了夏季的高发期后,10月到12月又逐渐减少。这里的台风是由南海生成的热带低压和从太平洋中移入南海的热带低压发展而成,其水平范围较小,垂直高度较低,强度较弱。其半径一般为300公里至500公里,最小的不到100公里,伸展高度一般约6公里至8公里,中心气压一般在980百帕至990百帕。南海台风的云系分布很不对称。台风眼大小不一、形状多变,云层薄,云壁松散,很小或没有降水。
虽然南海台风通常都是小个头,但凡事都有例外。1995年在南海生成的台风“赖恩”,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5米/秒,达到了超强台风级别。“赖恩”沿海一路北上,最终抵达日本。
台风天气的变化
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台风的大本营
这一带是西北太平洋上台风发生最多的地区,全年几乎都会有台风发生。1月至6月,台风主要发生在北纬15°以南的菲律宾萨马岛和棉兰老岛以东的附近海面;6月以后,这个发生区则向北伸展;7月至8月,台风出现在菲律宾吕宋岛到琉球群岛附近海面;9月,又向南移到吕宋岛以东附近海面;10月至12月,又移到菲律宾以东的北纬15°以南的海面上。
2014年的超强台风“威马逊”就是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暴戾的“威马逊”两度在近海急剧增强,给菲律宾和我国海南、广东、广西带来严重损失。这也使得它从台风命名列表中“退役”。
台风来源
马绍尔群岛:台风深秋也疯狂
马绍尔群岛这个名字,人们也许颇为陌生。事实上,它距离我国确实十分遥远,远在太平洋深处,已经临近国际日期变更线。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也是台风最喜爱的家园之一。在群岛的西北部和北部,常有台风生成。与众不同的是,这里以10月发生台风最为频繁。在台风的“旺季”过后,偶有强大的台风造访我国,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来自遥远的马绍尔群岛。
来自这里的台风,留给人们最深印象的大概是2013年的超强台风“海燕”了。它在11月3日——一个北半球已是深秋乃至初冬的时节形成,在登陆菲律宾时创造了登陆风速的最高纪录,并一路摧毁了萨马岛及莱特岛。虽然长途跋涉,但“海燕”的威力到达我国时仍然强大,正面袭击海南并进入广西,给当地带来了严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