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为什么要分三国
1)东汉末年为什么要分三国
因为东汉末年皇权虚弱无力,且出现曹操、刘备、孙权三股势力,这三股势力势均力衡,没有任何一方有能力统一,因此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
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指东汉末年亡国前夕,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结束,持续36年,这段时间内军阀割据,彼此混战。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著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
2)东汉末年的州牧是多大的官
州牧,是东汉一州的最高军政长官,封疆大吏,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
东汉末年设立十三个州,州下设郡,郡下设县。州牧权力很大,兼有行政、司法、立法、军事和外交等多种权力,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兼省长兼军区司令和政委。州牧可以招募军队和任免官吏,且税务归自己管辖,相当独立,导致以州为单位的大割据集团的形成,使东汉在政治上分裂的趋势更加明显。
3)东汉末年三曹七子分别指哪些人
1、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对当时很有影响,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2、七子: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优秀作者,得到后世普遍承认。
3、七子中,孔融与曹操政见,其余六子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投奔曹操,多视曹操为知己,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中,又号“邺中七子”。
4)东汉末年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东汉末年大瘟疫死人二千万:黄巾军道教因此而起,曹操经历大瘟疫,伤感地写下那首著名的《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东汉末年大瘟疫时间:公元204年至219年重灾区,中国长江以北疾病元凶,流行性出血热(疑似)死亡人数约2000多万大瘟疫的历史影响,清谈和玄学的兴起宗教的极度盛行导致黄巾起义与军阀割据对三国格局的形成发生了相当影响。
- 上一篇:东汉末年为什么出现军阀割据
- 下一篇:历史朝代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