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在阳历的几月
芒种节气在阳历的几月?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3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开始,一般在每年公历6月5至7日交节。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芒种节气在阳历的几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芒种节气在阳历的几月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巳月的结束以及午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着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1973~2000年30年间,最热的一天37.1℃,就出现在芒种期间。
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在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芒种介绍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节气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此时北斗的斗柄指向东南方位,太阳黄经达75°。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谷类作物耕种。时至芒种,晚稻等谷类作物该种了,农事耕种以这一时节为界,过此之后成活率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历书中的记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芒种节气是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芒种是一个播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农谚“芒种忙,忙着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时节,正是南方养稻与北方收麦之时。
芒种节气在什么季节
芒种节气在公历6月5-7日,按照时间上来算,算是在夏季,是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在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此时北斗的斗柄指向东南方位,太阳黄经达75°。芒种在小满和夏至之间,是处在转折期的一个节气。长其夏至,短其冬至,在芒种期间,太阳将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运行轨迹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日子也就要到了。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这个节气其实已经算是比较晚的播种时间,所以,一定要及时播种,农耕和大自然是有关系的,所以,节气对农耕的作用很大。
芒种的寓意和象征
芒种节气是我国农耕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它象征着五谷丰收的开始。此时,庄稼已经长势喜人,粮食作物进入了成熟期,农民们也开始着手收割。芒种节气的到来,标志着春耕、夏耕工作的结束,迎来了大丰收的开始。
芒种习俗
收割庆典
在农村地区,芒种节气也是收割庆典的日子。在这一天,村民们会把庄稼收割回来,举行庆典活动,以表达他们对丰收的感激之情,并为未来的收成祈福。
饮新茶
芒种节气也是饮茶的好时节。在这个节气里,新茶已经采摘下来,新鲜嫩绿的茶叶口感鲜美,所以人们会饮用新茶来清热解暑,增加身体的健康元素。
吃爱情面
在芒种节气中,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习俗——吃爱情面。这是因为芒种节气正值初夏时节,万物繁荣,而“面”与“缘”谐音,因此人们会在这个节气里吃一种叫作“爱情面”的面条,以祈求自己的缘分能够如面条一样绵长。
总之,芒种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也是祭祖、祈福、庆丰收的时刻。在这个节气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