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 天气资讯 >什么是公伏母伏 2022三伏天是多少天呢

什么是公伏母伏 2022三伏天是多少天呢

更新时间: 2022-07-17 13:20:10

导语:据统计,2022年7月16日入伏,8月25日出伏,整个三伏天时间持续40天。那么,今天小编就跟朋友们来好好说一说,什么是公伏母伏?2022三伏天是多少天呢?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公伏母伏

人们按照入伏当天阴历的时间来确定是公伏还是母伏,是单数,当年就是公伏,相反,是双数,当年就是母伏。根据古代《阴阳学》的说法,把奇数(单数)日期定为阳,把偶数(双数)日期定为阴,而阳为“公”,阴为“母”。

2022年7月16日入伏,对应的农历时间为六月十八,十八是偶数,因此今年是“母伏头”。

老话说“雨淋母伏头,炕头长蘑菇”,说的意思是如果入伏是母伏,这天下雨就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雨水多,潮湿的天气导致炕头都长出了蘑菇;老话还说“雨淋公伏头,晒破狗舌头”,说的是如果入伏是公伏,这天下雨就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高温少雨,炎热的天气把狗舌头都晒破了,说明天气异常炎热。

2022三伏天是多少天呢?

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既定为了入伏,庚日见庚日是十天,那么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可历法又规定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因此,中伏天数是不固定的,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因此,每年入伏、出伏和伏天的时间皆有不同,今年的入伏时间:初伏,7月16日到2022年7月25日,共10天。中伏,2022年7月26日到2022年8月14日,共20天。末伏,2022年8月15日到2022年8月24日,共10天。也就是说今年有两个中伏,三伏天一共有40天。

民间虽然有着“公伏”“母伏”的说法,但三伏天该热还是要热的,“常言道“该热不热,五谷不结”,毕竟伏天是热的时候,这是我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夏季环流形势决定的,只不过公伏会更热,而母伏热的程度要稍微轻些。

入伏到底是怎么来的?

古人在一年之中,有两次重要的祭祀活动,冬季打猎以祭祖,谓之“腊祭”。夏季以狗肉来祭祖,谓之“伏祭”。所谓“伏祭”,也就是杀狗以祭祖。其日子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而“腊祭”的日子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所以说:“夏至三庚为伏,冬至三戌为腊”。

后来随着“伏腊”习俗的逐渐减少,腊祭的日子就演变成了现在的腊八节,而伏祭的日子就演变成了入伏的开始。《蒿庵闲话》中说:“伏祭始於秦,近日已不闻举行”。最初的“夏至三庚为伏”,也变成了“夏至三庚入伏”,虽一字之差,其意义却不一样了。

之所以要用“庚日”,就是因为“庚”字来源于白虎七宿的参宿,代表着秋季的萧杀之气。而伏祭本身就是人们杀狗祭祖的节日,“伏”与“副”同音,“副”字的本义就是用刀刨开,所以到了今天,有些地方依然把“杀狗”念成“副狗”,同“伏狗”。

当伏祭的日子变成了入伏的开始,“庚”字的意思又发生了变化。《历忌释》中说:“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也,故曰伏也。伏者,隐伏避炎暑也”。

庚代表秋季的金气,也就是少阴之气,夏季火旺,庚金遇火就要伏藏,所以庚金伏藏之日就为入伏的开始,原本是人们杀狗祭祖的日子。

古人在三伏天怎么防暑降温

无论是“母伏头”还是“伏包秋,只要是在三伏天里就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闷热难耐的时候,气温节节升高,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特别是暑热和暑湿,我们要格外注意。

在没有科技这么发达的古代,古人们也运用他们自己的智慧,来防范这样的天气。

在宋朝的时候,夏天有吃”伏日绿荷包子”的习惯,就是用荷叶包裹包子来消暑,在宋朝的巷陌路口,桥门市井,都有卖各种各样的消暑的应时食品,如义塘甜瓜,麻饮鸡皮(一种夏日饮品)等。

懂得享受的宋朝人还会在临风面水的亭子里,高峻巍峨的楼宇内,享受着雪柜冰盘盛装的冷饮,品尝着冰凉水中的浸泡的甜瓜鲜果,好不潇洒。

明清时的苏州人,则喜欢在水上纳凉,利用江南多水的特点,游船水上,赏花咏诗,好不热闹。古人夏天还会睡凉簟凉床,还有瓷枕等,用来消暑。

标签:什么三伏天多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