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 天气资讯 >地震破坏力与震源深度的关系 地震破坏力和震源深度之间的关系

地震破坏力与震源深度的关系 地震破坏力和震源深度之间的关系

更新时间: 2022-03-21 22:43:23

地震破坏力与震源深度的关系

震源深度越浅,破坏力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震源深度是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原因之一。

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震源简介

在地震学中,震源是地震发生的起始位置,断层开始破裂的地方,震源向上投影到地表即为震中。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它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的震源称人工震源,如人工爆等。

一个震源是不会移动的。每次地震包括主震和每次余震都会有不同位置的震源,这些不同时间的震源位置叠加在一起就可以看出震源的分布。

震源分类

天然地震震源和人工爆破震源的性质有很大区别。一般而言,天然地震主要发生在断层上,以剪切错动为止;而人工爆破震源却是以一点为中心向周围膨胀的过程。采用地震波形资料进行地震矩张量反演,人们可以大致地区分这两种震源的特性。

震源强度

强度达到黎克特制8级的地震,平均每年只1次,7级则有18次。通常震级愈高,破坏就愈严重,但震源深浅也对破坏程度起关键作用。震源浅,影响面积会小些,但在受影响范围内的强度就极大;震源深,影响面积会较大,但造成的破坏却相对较少。

我国著名大地震

四川九寨沟地震发生于2017年08月08日21时19分46秒,地震震级为7.0级。震中位于九寨沟核心景区西部5公里处比芒村。截至2017年8月13日20时,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截至8月12日8时0分,共记录到余震总数为2903次,其中6.0~6.9级地震0次,5.0~5.9级0次,4.0~4.9级3次,3.0~3.9级26次,最大余震4.8级。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地震发生于2017年8月9日早7时27分,地震震级为6.6级,震源深度11公里。造成32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142间房屋倒塌,1060间房屋受损。

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度,东经98.34度)在2021年05月22日02时04分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青海玛多地震最高烈度为10度;6度区及以上面积约53704平方公里,共涉及青海省3个市州7个县32个乡镇,四川省1个州1个县4个乡。震后花久线(花石峡至久治)的昌马河大桥坍塌,桥面断成数截。本次青海玛多县7.4级地震受损高速公路2条(G0613西丽高速共玉段、G0615德马高速花久段),受损路基路面共计227公里、桥梁22座、隧道4座;受损国省干线公路5条(G214西澜线、G227张孟线、G572贵乌线、G213策磨线,S219花久线),受损路基路面共计172公里;受损农村公路共计463条(长度7215公里,桥梁190座)。截至2021年5月24日10时,青海地震台网共记录到余震1872次,其中5.0-5.9级地震1次,4.0-4.9级地震10次,最大余震为5.1级。余震的空间分布长度达170公里,但时间上呈衰减特征。

青海玛多7.4级地震是汶川地震之后中国发生的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由于震中人烟稀少,并未造成灾难性的人员伤亡。

标签:地震破坏力震源深度关系之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