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衡水特色的饮食文化
衡水是一个有着众多名吃的城市,这里是吃货的天堂。来到衡水不仅仅是游玩,更要去体会衡水人的饮食生活,体验衡水文化。来到了就不要错过衡水的特色饮食文化,小编带你品味衡水特色的饮食文化。
巨鹿香肠
“衡水餐桌两件宝,白干香肠不能少”,这是多年来在衡水城
乡及相邻各县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句顺口溜。这里所说的香肠就是衡水市桃城区巨鹿镇所产的巨鹿香肠。
巨鹿香肠的产生与巨鹿镇浓厚的商业氛围有直接关系。清光绪年间,巨鹿镇已发展成为滏阳河上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来自冀县、南宫、新河等县的农产品在这里集散,而来自下游天津和上游邯郸等地的物品也在这里中转运往上述各县。那时,国内许多大商号、钱庄在巨鹿都设有分号,各种商号多达181家。繁忙的商业活动催生了巨鹿的饮食服务业。清末,仅卖熏鸡和熏肉的作坊就有20多家,巨鹿香肠就产生在一个叫祥顺居的熏鸡坊中。
高登科(1904年生),祖籍冀县岳家庄,是巨鹿香肠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据他现年77岁的儿子高立俭讲,高登科的外祖父姓刘,经营一家祖传多年的“祥顺居”熏鸡坊,握有一套娴熟的熏鸡手艺。到高登科的舅舅时,他把祖传的熏鸡的一些独特配方嫁接到了制作香肠的程序中,使祥顺居制作的香肠具有了清香可口、色味俱佳的品质。高登科13岁就在巨鹿镇跟他舅舅制作香肠,全面继承了他的衣钵,并对其配方又进行了改进。民国初年,巨鹿镇共有祥顺居、亨利居(高登科的亲戚韩老立开)、礼盛居(殷老信开)等四家香肠作坊,其中祥顺居的规模、销量和名气最大,往往都是祥顺居的香肠卖完了,其它三家的香肠才开卖。据说,那时许多外地商贩都是提前几天交款,才能订到巨鹿香肠。巨鹿香肠被南来北往的商人带到各地,在京津也有了名气。
巨鹿香肠产生不久便驰名遐迩,固然与巨鹿镇优越的商业环境及当时社会群体的饮食特点有一定关系,但与巨鹿香肠优良的制作技术更是密不可分。制作巨鹿香肠,要经过选、捋、切、筛、调、捆、灌、煮、熏九道工序20多个环节,历时一天才能完成,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和独特的讲究。如:煮时要放17种中药配制的调料,要煮成柳子开(小开);调肠馅时首选绿豆团,其次是山药团;熏肠时需用杨柳木锯末,冬天熏成枣红色,夏天熏成金黄色。优良的制作技术使巨鹿香肠具有了皮脆、肉嫩、清香不腻、存放耐久的优点,因而传承百年而不衰。
武邑扣碗
武邑扣碗,又称家常席、农家席。据说从宋代开始,武邑农村每逢结婚生子、老人丧葬、朋友聚会,都用扣碗招待客人及宾朋。扣碗以“净碗”(即肉碗)多少区分“席”的质量和穷富之别。扣碗分肥方、肥片、五花、纯瘦、排骨、鱼肉、鸡肉、海带等。净碗制作过程分为煮、熏、改刀、蒸、加汤等,再配以时鲜蔬菜,组成八个或十个碗席,有肥有瘦,有荤有素,肥而不腻,素而可口。
扣碗面向大众,经济实惠,招待宾朋,至高无上。明清两代在当地已负盛名。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皇帝巡正定府冀州,路过此地,偶尔尝之,失声叫绝,赐名“武邑十大碗”,并钦定为宫廷膳食之一。自此,名声更噪,品尝者络绎不绝。
岁月更替,时代变迁。武邑扣碗在保持原来色、香、味俱全的基础上,在原有“八大碗”、“十大碗”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二十多种特色扣碗,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吸引外地美食专家前来品尝。
不论在武邑县城,还是在衡水市区,以武邑扣碗命名的饭店有很多家,人们不仅可以随时品尝到武邑扣碗,还可以充分领略到武邑的民俗文化风情。
冀州焖饼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焖饼始于冀州。旧时,冀州有一个传统,叫做“幼而读书,长而经商”。一些聪明的冀州餐饮人跟随着经商的热潮,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了冀州馆,使“冀州焖饼”落户并逐渐成名。后来,冀州傅官村人刘立平秉承冀州焖饼的传统工艺,把这一传统食品提升到一个新档次。他做的焖饼色泽黄亮、劲道松软、不粘不连、滋味醇厚、香气扑鼻,并且还有素焖饼、肉焖饼、黄菜(即鸡蛋)焖饼、鸳鸯焖饼(一盘两样)等多个品种。解放后,刘立平的传人杨站长在码头李供销社饭店做厨师,1966年还为视察地震灾区的领导人做过焖饼。杨站长的徒弟马丙树长期主灶冀州湖宾楼饭庄,用冀州焖饼先后招待过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以色列等21个国家的客商,被河北省劳动厅授予“业务技术能手”称号。
衡水的地方名吃很多,像巨鹿香肠、武邑扣碗、冀州焖饼、冀州曹记驴肉、落锅烧鸡、王集灌汤包、景县粉玍、阜城全卤面、枣强鞋底烧饼、衡水湖全鱼宴、衡水湖渔家宴等等,不一而足。你知道吗,名扬中外的北京“全聚德烤鸭”的发明人就是我们衡水冀州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