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简单的山洞:中国十大名窟
中国与印度是最古老的国家,也是佛教盛行的两个国家。关于文化艺术形式的表现也是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好比石窟,它本是印度传过来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由于宣扬的道义与中国的不谋而合,遂被国人所认同并兴起。下面,小编就给你介绍一些中国著名景点。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着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
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1千余尊。
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着称于世。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
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为宏伟。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富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华。
莫高窟: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它是我国最大、最着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公里。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
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壁画内容多为佛经故事,如释迦牟尼一生和前生行善牺牲的故事。
还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画像和羽人、飞人、花鸟、动物等。壁画虽经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使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
“敦”,大也,“煌”,盛也。因为这个地方对开发广大的西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故自汉代以来即取名为“敦煌”。
由开石窟开发在沙漠高处的石崖上,所以取名“漠高窟”,古汉语中“漠”与“莫”通用,后来就叫成“莫高窟”。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春秋时期因盛产美瓜,称“瓜州”。唐代因城南有鸣沙山又名“沙州”。汉唐以来,丝路商旅往来频繁,敦煌成为出西域和入长安的要道,因居于丝路咽喉之地,可谓一方重镇,时村坞接连,鸡犬相闻,史称“华戎所交一都会”。
佛教和其艺术自西域东传以此为第一站,因此佛塔遍地,市集繁荣,据文献所载元宵灯节的盛龃斡诔□玻湫耸□梢于一般。白杨、新疆杨像一根根鸡毛毯子般,是敦煌最明显的植物景观。
榆林窟: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实河)畔,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个,分布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悬崖峭壁上,东崖31个、西崖11个、壁画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无几,现存彩塑多为后代重修或重塑。
作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内容、艺术风格以及彩塑、壁画的制作等方面,都与莫高窟有着密切的联系或相同之处,但在许多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五代以后,莫高窟艺术呈显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而榆林窟无论从内容、绘画风格,还是艺术水准方面,都显示出其时代特征和独到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加充实了这座宝库的内涵。
龙门石窟:
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泛称龙门,沿用至今,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处。这里青山耸翠,东西对峙,伊水汪洋,从中北流,是闻名中外的我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这一。龙门石窟造像密布在伊水两岸,东西两山的峭壁上。
龙门石窟,始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诸朝500余年大规模营造,使大大小小的窟龛像蜂窝一样,密布在伊水两岸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余。
就其营造史看,规模最大的开窟造像活动有两次,北魏孝文、宣武和孝明三帝是第一次,计有35年左右;唐太宗、高宗、武则天和玄宗四帝是第二次,计110多年。这两次是开窟造像的高潮,历时计150余年。
据1962年龙门文武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最大的造像高达17米多,最小的仅2厘米;造像题记和碑碣3600块左右,佛塔40余座。北魏造像占三分之一,全部在西山,其代表洞窟为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石窟寺和魏字洞等。
唐代造像几乎占三分这二,大部分也在西山,武则天时转移到东山,最有代表性的洞窟为潜溪寺、奉先寺、万佛洞、看经寺等。龙门石窟在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非常主要的位置,巨大的造像是东方雕塑的典型。
特别是石窟中的飞天,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手捧圣果凌空飞舞,或奏乐高歌,或布撒花雨,姿态轻盈,神情优雅,令人叹为观止。在龙门石窟的题记碑刻中,着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着名书法家诸遂良书写的《伊阙佛龛之碑》等,都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山青水秀,自古就是人们游览胜地。历代文人学士关于描写龙门风光的诗词有千百篇,李白、白居易、欧阳修等许多着名诗人都有题咏。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阳四塞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山包”,历来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首。
如今的龙门,满山翠柏、郁郁葱葱。流泉飞瀑,蔚为奇观。1962年,雄伟壮观的龙门大桥造成通车,飞架龙门之口,雄跨伊水之上,犹若彩虹卧波,使龙门的水光山色倍添光彩,点缀得山河更加秀丽,龙门正以它的秀丽山光水色和众多的历史文物,博得中外人士赞美,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人来参观游览。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南约40公里处的麦积山,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后代累有增修重建,绵历1500余年。现有洞窟龛194个,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余平方米,尤以泥塑艺术着称于世,有“东方雕塑艺术馆”之誉。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麦积山以形似麦垛而得名,石窟即开凿于山崖之上,原本互相连属,唐开元年间当地地震,遂将石窟分为东、西两崖,中间部分蹦毁。
西崖存窟龛140个,主要为西秦、北魏及西魏的作品;东崖存54窟,北周、隋唐及以后的作品多集中于此。麦积山石窟大部分是隋唐以前的作品,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着名。第4窟创建于北周,又称上七佛阁,为麦积山最为精彩的一窟。
窟内第1-5龛龛眉上的五组飞天,为我国古代唯一的绘塑结合的作品,既富于立体感和真实感,又具有空灵飘逸的特色,实为石窟艺术品中的佳制。第127窟的壁画居麦积山石窟之首,所绘维摩诘经变气势恢弘,技法圆熟,被认为是后世维摩诘大型经变画的滥觞。
窟中还有我国现存最大、最早、最为完整的西方净土变壁画,以及周穆王拜见西王母这种本土题材的作品。麦积山石窟泥塑讲究以形传神,神形俱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着强烈的世俗化倾向。麦积山地区因有江南水乡的灵秀之美,向为陇上旅游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