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宗教文化:河南佛教文化
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已有上千年,它经过时间的检验,经过历史的长流被人们传承至今。宗教文化在每个民族、每个城市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及保护,而河南省一直是历史中的名城,河南佛教文化也在河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对于河南宗教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河南文化为你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佛教,在东汉时由印度传入中国,信奉出家者,男的称和尚,女者称尼姑,和尚住寺院,尼姑住庵堂。佛教宗派繁多,宋代以后,境内佛教属禅宗的曹洞宗。
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境内建有中兴寺(亦称灯禅寺)1座,为佛教传入县境之始。西魏之后,境内佛教发展较快,佛寺修建颇多,至唐朝肃宗、代宗时佛教发展初具规模。据《菩提寺志》碑文记载: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年),菩提祖师朱智勤在老庄乡杏花山创建菩提寺,时有房舍殿宇200余间,香田700亩,僧人170余名,此后百余年间僧人发展到300余人。唐会昌三至六年(843~846年),武宗旨谕天下“灭佛兴道”,境内香田和从教人员顿减。宋朝建立,佛、道并重,佛教重获生机。金朝时,境内佛教受地方官府限止而趋衰微。
元朝,统治者对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境内佛教振兴,先后修建多座寺院。惠宗至正元年至二十八年(1341~1368年),菩提寺僧德钦重建菩提寺与杨营乡贾庄村的灯禅寺,县城东门内的延寿寺,石佛寺镇洪教寺、马隐寺、三教寺(原称石佛寺),在老庄乡建的园朵寺,四山乡的宝林寺、福胜寺,王岗乡的龙泉寺,枣园乡的复兴寺、孤峰寺等10座佛寺。明代,太祖朱元璋推崇佛教,佛事兴盛。永乐至万历年间(1403~1620年),先后又建老庄乡明月寺,贾宋镇圆通寺、清凉寺,王岗乡广泉寺,张林乡狼冢寺,柳泉铺乡大庄寺,晁陂镇弥陀寺,安字营乡园明寺,二龙乡观音寺、双泉寺,卢医庙乡冢上寺(原名大乘寺),彭营乡隆兴寺、太子寺,石佛寺镇曹营的普门寺,城郊乡的双泉寺等12处15座。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僧宣智禅师重修中兴寺。弘治四年(1491年),重修二龙乡的观音寺。
嘉靖四年(1525年),重修四山乡的宝林寺。万历九年(1581年),重修安国寺的大佛殿。十三年(1585年),僧秦贵禅师重修马庄乡侯庄寺。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安国寺塔。四十五年(1617年),重修菩提寺藏经房。天启元年(1621年),重修二龙乡双泉寺。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全县多数寺院无守寺僧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高宗通令全国取消“官给度牒制”,此后佛事活动迅速发展。乾隆二十年(1755年)、光绪三年(1877年),除重修菩提寺和原有其他佛寺外,又新建二龙乡红云寺、白云寺和枣园乡的华严寺。境内历代共建佛寺31座。
其中规模宏大、衣钵相传不绝的有菩提寺、延寿寺、弥陀寺,宝林寺,阳安寺,中兴寺。菩提寺山水风光清幽,建筑雄伟,佛事兴盛,为南阳一带名刹。光绪三十年(1904年),镇平奉南阳知府令,将部分宗教场所改为学堂。除菩提寺和有影响的佛寺予以保留外,余皆被废。民国初期,因战乱兵燹,县内寺院多被毁坏,民国17年(1928年)。19年(1930年),彭禹延倡办自治时亦将一些寺庙改为学校。至镇平解放前夕,全县有佛寺1座,寺房122间,僧侣87人。
建国后,较完整的寺院,仅余菩提寺,时有和尚30人,香田百余亩。1951年,土地改革时,按照国家政策,香田分给当地贫下中农。对寺内和尚,每人留给双份土地,使其自种自养。1953年,寺僧仅有释然芬等10人。1959年,县兴办林场,僧人所耕种的土地划归国有,时僧人年事已高,均转为“非农业户口”国家给予生活费用补贴。“文革”破“四旧”中,菩提寺、延寿寺、安国寺、阳安寺、侯庄寺等佛寺内的建筑物均遭严重破坏,菩提寺经卷被烧。1980年后,宗教活动恢复,菩提寺有还寺僧人4名。1983年,寺僧释清浩参加河南省佛教协会。
民国8年(1919年),侯庄寺僧人修黄土河、礓石河二桥,接通镇平、邓县道路。义仓清同治十年(1871年),菩提寺设义仓,将丰年余粮和寺僧募化俗众馈赠物资存于寺中,于荒年施舍救济贫民。光绪三年(1877年),农业歉收,曾开仓舍米舍粥。
建学较大佛寺均设有学经班,以培养佛门弟子,开设“读经”或“外经”课。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菩提寺在寺庄创办“救济小学”(初级小学),民国34年(1945年)春,因日军犯境停办。是年秋,抗战胜利,寺僧创办佛学苑,接受年青和尚和农家子弟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