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 佛学 >解析:儒家代表人物分别有谁

解析:儒家代表人物分别有谁

更新时间: -0001-11-30 00:00:00

战国时期思想呈现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是归根到底治国齐家平天下只能有一种思想,儒家文化便是从百家中脱颖而出,经过不断的发展,改进成为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思想,那么推动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都有谁呢?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以好学著称,并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孔子一生的言行论著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美学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秩序和制度来讲,体现其秩序的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筹,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行教化、重礼乐。认为君主的重要职责就是实施教化,而仁、义、礼、乐都是治道的工具,古代圣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都是礼乐教化的功效。由此得知,董仲舒认识到教育作为统治手段的重要作用。

二是兴太学、重选举。董仲舒认为,这两种具体措施必须统一在一种指导思想下,才能发挥为当时政治服务的作用。他指出当时思想的不统一,会妨碍政治的统一。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便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策。

二程指的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程颢、程颐的并称。二程的心理学思想较为丰富,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也至关重要,因此后世称为“身心之学”或“心性之学”。他们的最高哲学范畴是“理”,它作为绝对本体而衍生出宇宙万物;他们的最高心理范畴是“心”,它作为“理”的等同物而产生人的形体:“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和心理理欲论。

王阳明他的心学提倡解放人的思想,摆脱传统的束缚,提倡四民平等,第一次把商人提高到与农民一样的地位。已经有了早期思想启蒙的雏形,心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在这一结构中,阳明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心学的基石。

标签:解析儒家代表人物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