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当什么官 官职有多大
对于状元大家一定十分的熟悉,现如今就是考试的第一名。人们经常看电视剧中,高中状元的桥段也有不少,古代的状元就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那么它的官有多大呢?本期的历史故事,为你解析。
状元也叫鼎元、殿元,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唐朝时的省试,宋以后的殿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荣誉称号。文科的是文状元、另外武举中的第一名,称为武状元。
武状元南宋才开始有这个说法,武状元一般由六品兰翎侍卫前锋校、护军校、骁骑校之类的官职干起,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营长或副团。明朝武科起先没有殿试,到崇祯朝财恢复状元名称,授予副总兵职位。
清初明确,一甲进士或授副将、参将、游击、都司,二、三甲进士授守备、署守备。以后武状元授一等侍卫,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二、三甲进士授三等及蓝翎侍卫,获得这些官衔后,再到兵部选实职官。
再说说文状元: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因而,苦读寒窗数十年,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巨大殊荣。
状元一般不会马上去当县官等实职官员。各个朝代都是有制度,有章法的。科考成绩再牛,也要慢慢历练。一般开始进翰林院,授六品(居多)或七品编修,或翰林院修撰,或着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
别看开始官儿不大,但是只是翰林院出身,身份都会很不错。混个十来年一般都能混到侍郎级别,皇帝如果特别喜欢,那可以做个尚书,再加点能力和运气,能进个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