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是指哪几个城市 广府指的是哪些城市
导语:大家都知道,广府文化符号有粤语、粤菜、粤剧、粤曲、粤绣、粤商、广彩、广雕等。有些朋友对广府的相关内容感兴趣,那么,大家清楚广府是指哪几个城市?广府指的是哪些城市?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广府是指哪几个城市
广府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主要指的是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佛山、深圳、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清远等城市,也就是广东中西部和广西东部地区,以粤语为母语,广府人最早是由早期移民和古越族融合而成,既有古南越的遗传,又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
广府一词最早的来自唐在岭南设置的“广州都督府”,这一行政区划的简称即是“广府”最确切的来源。但广府作为一个民系的开端要比唐早得多。广府人一般认为他们根源于秦,南迁的中原族群在上千年中与当地南越人逐渐融合而成。中原族群南迁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秦统一中原后征服岭南,第二个阶段则为从两汉、魏晋直至隋唐。
作为广府文化载体的粤语,其形成是广府民系发育的重要标志。“粤”即“越”,是古代中原对东南沿海族群的统称,而五岭以南的广大区域则被称为南越,这一名称在岭南的“南越国”建国近百年中得到了强化。源自中原的雅语在南粤大地站稳脚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但正式成为区别于北方汉语的一种方言,则是唐宋以后了。
粤语也被称作广府话、白话、广东话或广州话,广府文化浅显地表述就是指广府话文化带的文化,其涵盖的地域以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地区为核心,包含了西江中下游和北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广西东南部和海南大部,这是对广府广义的划分,狭义的划分则仅限原来的珠三角广州府地区。
广府文化的发源地
广府文化的发源地肇庆。说肇庆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一半靠的还是广信--肇庆下辖的封开县原是广信的一部分。肇庆不但有七星岩和鼎湖山这样的天然禀赋,同时也是广府文化发展早期多种文化交汇的地方。不过现在的肇庆更多地是一座旅游城市,虽处珠三角,但也是经济和文化较不活跃的那种,而从肇庆分出去的云浮更是如此。
目前珠三角经济最活跃的城市是深圳,不过这座四大经济特区中最成功的城市一直被诟病“没有文化”,或者说只有“打工文化”,但深圳并非没有文化,只是作为一座城市的历史比较短而已。广东的三大民系在深圳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客家系似乎更突出一些。当然,说到广府文化,也很少有人会跟深圳联系起来。
海南曾是广东省的一部分,也是广府文化的主要阵地,海南岛上广府人聚集的县市至少有七八个,但自建省以来,更多提倡本土文化和海洋文化,除了个别地方,广府文化已没那么浓厚;粤西的高凉文化曾被看作是广府文化的地域化,但在珠三角和粤西两地之间似乎还存在认同上的隔阂,《外地媳妇本地郎》中操粤西口音的阿娇身上隐约就有这种隔阂的影子。
东莞和中山以及从中山分出的珠海在古代长期属于广州府,因而也传承了包括粤剧在内广府文化的多种习俗。不过东莞在解放后大部分时间都属于以客家民系为主的惠州地区,广府文化的影响力被压缩到了靠近珠江口的一角。中山和东莞在近现代拥抱海洋文化,成为广东著名的侨乡,在成直筒子地级市之前体量都不大,文化影响力也有限。
佛山地处珠三角腹地,在广府文化的发源、传承和兴盛阶段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角色。现在的佛山市区一带曾属于历史上的番禺、南海和顺德等县(即“南番顺”),历史上同属“南番顺”的还有现在的广州市,广州传统中轴线上的越秀山曾是南越国的宫苑,而目前唯一发现的南越王墓就在越秀山西边的象岗山下面。
从代表广府文化的各种遗产来看,广州和佛山可谓平分秋色:广州入选国家级非遗的有十九项,佛山则有十四项,醒狮、粤剧和粤菜更多地被认为起源于佛山,但发扬光大离不开广州。比如粤菜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之说,“凤城”即指佛山的顺德。再比如佛山的琼花会馆被看作早期粤剧戏班的行会,在近代演出基本改用广州方言,2009年省港澳联合申报成为世界非遗。
作为广东第三大城市的佛山以制造业为主,其中就蕴含了石湾陶塑等传统技艺;作为省会的广州以对外贸易专长,但以广绣、牙雕、榄雕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也不输佛山。历史上这两座城市并没有分得那么清楚,或者说几千年来都是在分分合合中走过来的。如果要找广府文化的核心在哪里,可能两市交界的“南番顺”故地最为准确。如果要指定一座最有广府文化底蕴的城市,那么一定是同城而又一体化的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