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 气象常识 > 高温天气 注意饮食卫生

高温天气 注意饮食卫生

更新时间: 1970-01-01 08:00:00

自6月14日以来,华北平原南部、京津等地气温逐日上升,从30℃左右攀高到34—36℃,相对湿度也增大,人们初次感受觉到今年夏天的闷热天气来临。

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盛夏的气温每升高1℃,都可能对体弱者或老年人产生不良影响,气温的高低对人体健康有着警示作用。特别在高温酷热天气出现时,心脑血管、心脏病的死亡率将明显增加。当气温34℃时,人就会有热的感觉,这是防暑降温的起始温度。到了35℃时,人体出汗多,因此有必要及时补足水分及钾、钠、镁等电解质。夏季来了,饮食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温和饮食:夏季应多喝加盐温热水,不要喝冰水。冷饮虽会带来暂时的舒适感,但大量饮用冰镇饮料,会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肌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而易诱发中暑。同时,冷饮吃得太多,胃肠受到刺激,直接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同时,由于夏季气温高,体内的热量不易散发,胃肠内的温度也比较高,如果骤然受到大量的冷刺激,有可能导致胃肠痉挛,引起腹痛。

(2)清淡饮食:夏天气温高,人体热量消耗要比平常大,此时往往食欲不振,因此在饮食安排上,要力求清淡、可口,多食新鲜蔬菜、瘦肉、时令水果等。此外,将绿豆、菊花、金银花等煮汤或泡茶喝,既可适时补充因出汗消耗的水分,又可清热解毒,安躁除烦。

(3)日常补盐:多喝一些盐水,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和盐。

(4)注意冰箱里食品保鲜:冰箱里存放的食品有保鲜作用,但低温下仍有细菌繁殖,剩余的饭菜一定要经过高温加热后再吃,避免引起肠道疾病。同时要定期清洗冰箱,保持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