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 气象常识 > 走出夏季保健的误区(一)

走出夏季保健的误区(一)

更新时间: 1970-01-01 08:00:00

目前全国各地都陆续进入炎热的夏季。夏季的天气炎热,昼长夜短,相对其它季节而言,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更要注意养生保健。但或是习惯成自然,或是主观臆想,或受他人误导,不少人夏季保健的观念和行为常常出现误区。

一、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夏季行走或骑车,戴上太阳镜的确感到一种“凉意”。尤其中午烈日炎炎,许多人都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容易受到损伤,便不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专家建议,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是:镜片应能穿过15%-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这样,不但可抵御紫外线照射,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透视外界物体颜色变化也最小。

二、天气越热,衣服穿的越少。一般情况下,夏季衣服覆盖面积越小,身体散热也越快,因而愈觉得凉爽。但一定不能一概而论,认为“盛夏酷暑打赤膊最凉快”。

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打赤膊会感觉更热。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是暑热难熬之时,先生们不应打赤膊,女士们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三、夏天喝啤酒能解暑。不能否认,大热天,当啤酒(特别是冰镇啤酒)喝下去时,的确有一种凉爽的感觉。但是,喝多了照样能使人感觉口干咽燥、全身发热。因为啤酒毕竟也含酒精,虽然啤酒的含酒精量少,但是如果一次喝得过多,进入人体的酒精含量也和喝白酒差不多。

和冬天的差别是,夏天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也会持续不断,口渴出汗现象将更加厉害。这不仅达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甚至会造成工作中的差错、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