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字体
三国时期的字体主要以隶书为主,而篆书,楷书,草书也有使用。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草书:汉字的一种字体。它出现较早,汉代初期,由于人们草率的书写隶书时而形成的一种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