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起源于哪个地方
馄饨起源于中国北方。
馄饨来历有汉朝匈奴之说: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一说。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匈奴部落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在冬至要吃馄饨。
另有道教说法: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其看做节令饮食。
也有西施之说吴越人家为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把馄饨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