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是哪里的地方戏,蒲剧的产生地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中国戏曲是有由几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综合而成,戏曲演绎的内容大多来自于民间的故事。为了让观赏者更能切身体会,融入了舞蹈动作和说唱。那么蒲剧是哪里的地方戏呢?本期蒲剧文化为你揭晓。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之一。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而得名。蒲剧在清代乾隆时期外省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嘉庆、道光以后,又称“山西梆子”;陕西称:东路戏,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晋南当地则习惯称“大戏”或“乱弹”。
蒲剧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山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流行于山西南部各县和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蒲州地处黄河中游,其大庆关渡口毗连山西、陕西,最古代南方丝瓷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商业兴隆,经济文化繁荣,为戏曲的发展、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金元时期,这里金院本、元杂剧的演出极为盛行;明清以来,又是梆子、乱弹活动的重要基地,故素有“戏曲之乡”之称。
临汾地区有许多古代戏剧活动遗迹,例如临汾市的魏村元代牛王庙戏台、东羊戏台和王曲元代戏台等,造型逼真,表情丰富,再现了我国古代的戏剧艺术。这些实物史料证明,晋南地区戏剧活动历史悠久。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
在梆子腔剧种体系中,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诞生最早的一种,它与陕西梆子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是考察中国地方戏曲传承演变轨迹的活资料,对于山西地方文化研究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蒲州梆子正陷于危机之中,观众大量流失,演员队伍青黄不接,这种局面需要尽快得到扭转。
20世纪70年代末,蒲剧度过了“文革”劫难而获得新生。各届领导都给予大力支持,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以促进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尖子人才的战略措施,迅速涌现出获得全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的任跟心、郭泽民等一批蒲剧青年表演艺术家和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在蒲剧艺术教育这块园地,又先后有多个蒲剧幼苗获全国戏剧“小梅花奖”,并成立了小梅花蒲剧团,蒲剧正进入一个新的振兴期。
【结束语】不同的戏曲,表达方式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在表演方式和唱腔有所不同而已。蒲剧唱腔,为徵调式,采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起调高,音域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