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至清各代都称朝为什么不叫国
朝和国都是政权国家的代名词,在现代的定义中,朝比国要高级,但这只是后世史学家的定义,在最初的时候,反而是国用的比较频繁。国的意义很清楚,就是指的国家,最初跟它搭对子的是邦,《周礼》载大曰邦,小曰国。所以在夏商周实行分封制的时候,诸侯领地皆称国。而朝的称呼,可能来自于朝廷,天子所在为朝廷,一家之天下曰朝,从这一点出发,才赋予了夏商周朝的后缀,秦灭六国,也从秦国变成了秦朝。朝既然是指朝廷,地位自然等同中央,国则往往是王朝内部的藩国或者外部的属国,如汉朝时期的齐国、吴国和明朝时期的朝鲜等,被赋予低于中央的地位。在多重势力并存的时候,史学家往往要确立正统,并按实力地位分予朝与国的称号,如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是朝,十六国是国,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是朝,十国是国,但南北朝时期分的比较麻烦,于是就分南朝和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