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 气象常识 > 高温天为何会使心梗频发

高温天为何会使心梗频发

更新时间: 1970-01-01 08:00:00

大热天为啥会成为心梗的高发期?“健康人”为什么会突然倒下?哪些人在天热时尤需预防心梗“突袭”?记者为此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何奔教授。

高温天为啥会使心梗频发

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冠心病患者胸闷、心绞痛等症状容易加重。尤其是在天气骤然变热或在高温高湿的“桑拿天”里,随着空气中的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急性心梗患者会明显增多。

何奔教授指出,这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

其次,高温天会引起人体内环境紊乱、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律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

再次,夏天出汗多,人体的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

“心理感冒”也是造成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天气炎热,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紧张,加上夏夜天气燥热,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如果再加上过度劳累等因素,发病危险就更大了。

“健康人”为何突然倒下

据统计,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白领、骨干、精英”男性的心梗死亡率在15年里增加了近160%。大约有一半的患者在发病前,没有任何征兆。其中有不少患者是平时毫无症状的“健康人”。

何奔教授指出,在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上突然形成血栓,是引起急性心梗的最主要原因。那些平时毫无症状而突发心梗的人,其冠状动脉内其实早已存在中、小型的粥样硬化斑块。因为斑块不大,所以对血流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平时也就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这种中、小斑块往往属于“不稳定斑块”,在血流冲击下容易破裂。斑块破裂后,很快就会形成血栓,将血管腔完全堵塞。如果血栓发生在血管的重要部位,心脏就会因血液供应中断而停止跳动,导致猝死。

与上述“隐匿”病人不同的是,冠状动脉内如果有大的粥样斑块时,常常会影响血流,引发心绞痛等症状。这也就是说,存在心绞痛的患者,其冠状动脉内也存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但这种斑块如果属于“稳定斑块”,虽然也有可能破裂发展成急性心梗,但主要的症状还是疼痛。更重要的是,心绞痛症状的出现能提示患者及时进行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哪些人要特别提防心梗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者;经常吸烟、缺乏运动、精神紧张和工作紧张者;男性55岁以上、女性65岁以上、有冠心病家族史者,上述人群都存在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同时存在上述多项危险因素的人,即使平时没有心绞痛症状,也不能完全排除冠心病,尤其不能排除存在中、小斑块的可能,必须定期体检、注意积极预防。

特别是,当出现以下心绞痛和心衰症状时更要及时就诊: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后自行缓解;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疼、牙痛、胃痛、腿痛或用力排便时出现胸痛;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出现胸痛、心悸;熟睡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夜里睡眠平卧时,感到突然胸闷、憋气,需要立即坐起、站立才能缓解;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的心跳过速或过缓。

何奔教授指出,如果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情绪突然激动或剧烈活动时,出现胸前区或心窝部位疼痛,或者出现下颌部位放射性疼痛,且休息三五分钟后,或服用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后症状就自行缓解,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冠心病的提示,千万不能因为症状消失就掉以轻心,而应当及时去医院检查。

天热该如何“保心”

眼下虽已过了“立秋”,但极端高温天气仍有可能卷土重来。气温骤然升高时,心血管病人不能掉以轻心。

第一,应当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境的平和。

第二,炎热的天气下,人体出汗较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容易使血液浓缩,诱发心梗。因此,及时补充水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尤为重要。

第三,夏季昼长夜短,加上气温高,人的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最新研究发现,心脏病人午睡半小时,能减少30%的发病概率。

第四,心血管病人尤其要避免出入一冷一热“冰火两重天”的环境。因为外界温度的骤升或骤降都会对心脏形成刺激。因此,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内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

(来源:中国网)